年1月10日,一位名叫*杏初的病人医院出院了。
在此之前,他因“感冒”而经历了好几天生不如死的日子,甚至昏迷了近一个星期,不得不靠呼吸机维持生命。
拔管的那一天,他紧紧握住医生的手,连声道着感谢。他说:“我觉得自己好像重新出生了一样。”
出生于广东省河源市某乡村,在深圳市罗湖区一家客家餐厅做厨师,一向过着有些艰苦却十分平淡的小日子的*杏初不知道,自己住院接受治疗这几天,给医院带来了相当大的麻烦。
几天后,治疗中与他有接触的9名医护人员先后感染上了“重感冒”。
*杏初
又几天后,2月7日,有关于“非典”病*的消息在当地铺天盖地流传开来,已经回到餐厅上班的*杏初同样听到了这些传闻。
人们说,第一例病例是在河源发现的,医院的好多医务人员。
听了一耳朵八卦,又听了好多非典的症状,*杏初意识到一个问题:自己是不是得了非典?会不会是自己传染给那些医务人员的?
毕竟,他身体一向很好,多年来连小感冒都很少有。但这一次情况相当严重:他从年12月5日左右开始不舒服,出现了发热、畏寒、全身无力等非常典型的感冒症状,并且开始发烧。
最开始,他医院打了吊针,却没有好转。将自己生病的情况告诉老家的亲人后,农村里的人们认为他可能是“撞邪”了,让他回老家休息。
回了老家后*杏初的病情愈加恶化,出现了呼吸困难的症状,他的妹夫不得不辞去了临时工作在家照顾他。
12月15日,*杏初被送入医院;17日下午,在妹夫的坚持下,*杏初医院。
此时的他高烧39.8摄氏度,全身发紫,已经神志不清,第二天便架上了呼吸机。
医院内科主任*文杰,也是*杏初的主治医生,对他的病情都感觉到蹊跷。
正常情况下,一个身体健康、没有特别不良嗜好的年轻人,感冒之后不会有如此之严重的肺炎。
更令*主任印象深刻的是架上呼吸机时*杏初表现出非常痛苦的样子,甚至需要好几位医务人员按住他,而且即便如此他也踹断了病床的护栏。
*文杰医生正在抗击新冠病*
回想起自己住院期间种种格外严重的状况,*杏初越来越觉得,自己可能是“传染源”,将病*传染给了曾经救治过自己的医护人员们。
更令他确认自己猜想的是,医院第一位感染的就是当时送医院的叶医生。
随着“非典疫情”的信息确定,*杏初的内心越来越焦虑不安。
他开始想,自己的亲人会不会被传染?医院救治自己的医护人员会不会被感染?自己现在还有没有传染性,需不需要隔离?
这些问题困扰着*杏初的内心,也让他作出了一个艰难的决定:从自己工作的餐厅辞职。
不得不说,这是相当有责任心的一个汉子:*杏初在这家餐厅工作多年,已经成为了厨师长,深受老板赏识,工资从两千多元升到月入过万。
他的薪水在养活一家人之余,还在老家盖起了一座三层小楼。辞职时老板拼命挽留他,但*杏初还是执意走了,不过仍会通过电话解答厨艺方面的问题。
*杏初
与此同时,*杏初多医院复诊,每医院里是否有人感染——换句话说,被他传染。
2月24日,他从自己的主治医生*文杰口中得到了一个令他震惊的消息:自己很有可能是第一例报告的非典病例,也就是“零号病人”。
从此,*杏初背上了相当大的心理压力。随着非典疫情肆虐全国,北京、香港等地成为新的“重灾区”,他的心理压力越来越大。
年3月15日,世界卫生组织正式将“非典”病*命名为“SARS”,并确定*杏初为世界第一例非典报告患者。
其实,按照常理,应当以“零号病人”称呼*杏初,不应当公布其真名。
但是有当地媒体深挖了“零号病人”的信息,直接将*杏初的大名公布了出去。这给*杏初带来了无穷无尽的麻烦。
这消息一传出,媒体们开始疯狂探索*杏初身上的新闻性,不少媒体和他的家人、朋友联系,试图采访*杏初,这些*杏初统统拒绝了。
部分缺乏职业道德的媒体便开始像花边小报一样深挖*杏初的生活。
有一家深圳的媒体在没有采访到*杏初本人的情况下,“挖”到*杏初病愈后曾经回到原本的餐厅工作,找到了餐厅拆迁后的新地址和名字并将其公之于众,餐厅的生意顿时变得门可罗雀,最少的时候一天只有六个客人。
老板无奈喊冤:“我们现在彻底被中伤了!”
这家媒体还造医院数万元医疗费用,之后“神秘失踪”。
*杏初是欠下了债务,医院——之前长达一个月的治疗,其中包括了上呼吸机,花费了家里十几万元,其中有七八万是和亲戚借的。
更多的媒体赶到了他的老家,河源县柏埔镇东方村,但都被告知*杏初不在家。
*杏初
后来,多位村民接受采访表示,*杏初当时又愧疚又绝望,不知道要怎么面对媒体,对社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