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邡人自己的手机APP
下载有人说,辛苦、忙碌只是生活的调味料……
可是,你能否体会夜以继日地在孩子的哭声里忙碌?是否能感受被家长孩子团团围住的辛苦?医院的儿科一直是一个忙碌的科室,误点吃饭、没空喝水、上厕所……看病、解释、打针这样的忙碌已成为一种常态。
夜已深,医院儿科住院部医生办公室的灯却一直亮着……
年终将至,冷空气也没闲着,什邡刚刚下过年的第一场雪,冷冰冰,湿哒哒,天气越来越冷,而感冒中招的孩子也越来越多。
当你置身于医院的儿科门诊、住院部病房,你会被这里的忙碌所触动,医生、护士想要去个洗手间,看看等候的家长和患儿,忍忍吧,水也别喝了……而少耽搁几分钟,就可以多给一个患儿看诊。
医院住院部的走廊上全是患儿和家属。
儿科的护士们整日在病房、办公室之间来回穿梭、发药、打针,输液,不停地解释,不停地悉心呵护……她们干什么都是一路小跑。当为每一位患儿扎针、注射时,护士们除了体力方面的压力,还要承受极大的心理压力,需要的不仅仅是细心,更需要超乎寻常的耐心。
繁忙是她们的主旋律,安全是她们的座右铭!
医院儿科住院部的护士长张孝菊说,每天他们天还没亮就出门了,天黑了才到家,这种“两头黑”、“五加二”是一线儿科医生工作的常态,除了工作和家庭他们没有更多的精力顾及其他。
医院儿科医生压力大,缺口大,人手不足已是不争的事实。从每天下午的5:30到第二天的8:30,夜班值班医生人均看诊量在—人。儿科医生的短缺,加上门急诊量的陡增,使得医生们只能连轴转,为了保证医务人员有休息的空档,避免疲劳作战,5个住院部医生5天就得熬一个通宵。
即便他们经常超负荷地工作、加班,也会有小部分家属因患儿无法及时就诊而心生怨言。面对家长的不理解,护士长张孝菊说着说着就红了眼眶。她整理了一下情绪接着说,“其实对于我们而言,儿科的工作不怕累,但是很怕被怨……”
采访儿科住院部医生邓鲲鹏时,她刚刚值过一个夜班,明显的黑眼圈让她的面容看起来有些许憔悴。“差4个患儿刚好个。”邓医生记得格外清楚。她说:“小孩子的抵抗力差,每年秋冬季节,因为气候不稳定导致发烧,或伴有嗓子痛、咳嗽、流鼻涕、咯痰等呼吸道症状来就诊的患儿会明显增加。”同样作为一名母亲的她,面对家长们的担心和焦虑感同身受,最怕的就是患儿出现任何问题,因为不管是作为一名医者还是一位母亲,她都会同样感到难受。
医院儿科医生阮涛作为门诊部医生,每天门诊量为—人,工作时间超过10个小时。目前,医院固定的门诊医生只有2位,工作强度之大可想而知。“医院也在积极地采取措施,希望各位家长可以给予更多的理解和支持。”
据了解,目前医院紧急开会研讨并制定儿科更优的就诊流程,远期将加强儿科人才培养,招贤纳士加大儿科医生的招聘力度,增加儿科医务人员待遇等方法,来改善儿科医生短缺的现状。
如何科学就诊
在门诊就诊的患儿注意了,从12医院儿科就诊高峰期,医院门诊儿科医生均是全天候诊,若温度38.5度以上,门诊分诊护士将安排患儿优先就诊;
▼▼▼
夜间若患儿到急诊科就医,医院有急诊分诊制度,分诊护士会根据患儿的主要症状和重要生命体征,判断就诊患儿病情的轻重缓急,合理安排就医,分诊后若非急诊情况仍需排队等候;
▼▼▼
尽量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