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感冒病论坛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道医养生丨小寒时节防冬温流感频发需注意
TUhjnbcbe - 2021/2/6 16:03:00
劝告大家痛风患者这样灸,三年没有复发 http://www.bkdmn.com/yfzl/15599.html

1

?本阁?(道炁阁)-道医养生丨小寒时节防冬温流感频发需注意

(养生记住这六点)

?来自我们的讯息(道讯)

《来自我们的讯息》(道讯)公告

此平台是?本阁?(道炁阁)-PavilionOfTaoAndQi的公众平台,旨在道院与广大道众道友进行有效便捷的沟通

“小寒连大吕,欢鹊垒新巢。拾食寻河曲,衔紫绕树梢。霜鹰近北首,雊雉隐丛茅。莫怪严凝切,春冬正月交”,元稹这首诗,说的正是小寒的景象。

小寒是一年二十四节气中的倒数第二个,本节一过,一年只剩大寒了。

小寒小寒,顾名思义,是一个气候寒冷之时。但这顾名思义只得一半,事实上虽然大寒看着要更冷一些,但根据我国气象记载,一年最低温往往出现在小寒时节。只有少数几年大寒的气温低过小寒。

古人说,“冷在三九,热在中伏”,所谓“三九”是指冬至日后,第三个九天——此时正在小寒节气内。

道历西元.1.4

小寒

小寒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二十三个节气,是干支历子月的结束以及丑月的起始,时间是在公历1月5-7日之间,太阳到达*经度时开始。

《历书》记载:“斗指戊,为小寒,时天气渐寒,尚未大冷,故为小寒。”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十二月节,月初寒尚小,故云。月半则大矣。”

古人云:“冷气积久而为寒,小者,未至极也”在古人眼里,寒冷是个不断发展和积累的过程。小寒正处「三九」前后,俗话说:“冷在三九”,其严寒程度也就可想而知了,华北一带有“小寒大寒,滴水成冰”的说法,江南一带有“小寒大寒,冷成冰团”的说法。

听起来,小寒比大寒小,似乎大寒比小寒更冷。但其实,对我国而言,小寒标志着进入一年中最寒冷的日子。此时,菊枝欹倒不成丛,井上梧桐叶半空。

小寒标志着季冬时节的正式开始,“寒”字下面两点是冰,根据中国的气象资料,小寒是气温最低的节气,只有少数年份的大寒气温低于小寒的。

白日隐寒树,野色笼寒雾,这寒气其实是阳气上升,逼迫阴气所为。此时旧岁近暮,新岁即将登场,寒冷鸿飞疾,蛰伏在自然界的生命活力已经开始酝酿。寒冬都到了,春天还会远吗?

年节将至,年味渐浓,人们开始着手采购年货、写春联、剪窗花……全国上下一起为春节做着准备,也是人们最感温暖的时刻。

小寒三候

1一候雁北乡。

一候雁北乡。乡,向导之义。二阳之候,雁将避热而回,今则乡北飞之,至立春后皆归矣,禽鸟得气之先故也。

2二候鹊始巢。

喜鹊也,鹊巢之门每向太岁,冬至天元之始,至后二阳已得来年之节气,鹊遂可为巢,知所向也。

3三候雉始雊。

雉,文明之禽,阳鸟也;雊,雌雄之同鸣也,感于阳而后有声。

小寒时节道家养生,养肾补阳气,防寒邪

《*帝内经.素问.宝命全形论》: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

道家认为:寒为冬季的主气,小寒又是一年中最冷的季节。寒为阴邪,易伤人体阳气,寒主收引凝滞。

老人们都讲要“夏练三伏,冬练三九”,这会儿正是加强锻炼、提高身体素质的关键时刻,因为人体抵御寒冷、病邪靠的是阳气。只有阳气充足,才能百病不生。这段时间,正是阳气开始生长的时候,所以您一定要把养生功课做好,顺应自然之势,收藏阴精,使精气内聚,以润五脏,使阳气逐渐强壮起来。

所谓“阴极之至,阳气始生”,所以别让寒邪入体,平安度过这一段冷天气,才能为春天的健康贮备能量!

此时节侵犯人体的外因主要是风、寒、湿邪。《*帝内经》说:"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关节僵硬、风湿)也。"小寒时节,关节痛、颈椎病甚至心脑血管疾病都容易发病,中风者增多。

“血遇寒则凝”,保暖是第一要务,尤其是对肩颈部、脚部等易受凉的部位要倍加呵护。老人家在保暖的同时还要注意通风,谨防心脑血管疾病。

“头为诸阳之汇”,寒冷的条件下,如果只穿的很暖,而不戴帽子,体热就会迅速从头部散去,特别容易受寒,久之易致疾病发生,民间有“冬天带帽,如同穿棉袄”的说法,因此要注意头部的保暖,外出记得戴顶帽子。

肾主一身之阳,所以您既要壮阳,又要强肾。肾阳充足才是振奋一身阳气的根本。大多数人认为只有男人才需要壮阳,却不知道女人冬天怕冷、手脚冰凉,容易衰老、体质下降,这都是阳气不足的表现。

1寒为阴邪,易伤人体阳气,寒主收引凝滞。

人既然生于自然就应该与自然合为一体,顺应自然的规律,方可“尽终天年”。冬日万物敛藏,养生就该顺应自然界收藏之势,收藏阴精,使精气内聚,以润五脏。

冬季里,自然界中的阳气处于一种封藏的状态,春夏那种地气蒸腾的气氛都消失了,天气变得寒冷、干燥。人呢,要顺应大自然这种封藏之性,早睡晚起,晚到什么时间,要等到日出再起床。因为日出象征着阳气的强壮,此时人动,就不会被寒所伤。

冬季太早起床外出并不是一件好事,容易诱发各种疾病。冬季养生总的原则是就温远寒,但不是就热,因为,热则开发腠理,也会扰动阳气。北方冬天烧暖气,有些地方动辄室内温度达到30度,想想,夏天遇到这样的高温人也会难受,何况在冬季,所以,人会出汗,腠理开泄,等再出门时遇到寒气就容易患病,小儿、老年人最易受害。

冬天要闭藏,因为只有藏才能有发,今冬的藏就是为了来年春天更有生气,否则,今冬把一点阳气耗散,明年生机不会壮旺。

2养肾防寒,逆之则伤肾。

《内经》中冬季养生谈到:“冬三月,此谓闭藏,水冰地坼,无扰乎阳,早卧晚起,必待日光,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去寒就温,无泄皮肤使气亟夺,此冬气之应,养藏之道也。逆之则伤肾,春为痿厥,奉生者少。”

冬季时节,肾的机能强健,则可调节机体适应严冬的变化。所以冬日养生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养肾防寒”。水归冬旺,冬失所养,则肾伤水亏,来春水不涵木,易发肝虚筋痿之病。

“冬不藏精,春必病瘟”,也就是说如果冬天的时候肾精没有养好,使得阳气开泄于外,那么春天就容易生病。例如,有些人春天的时候容易感冒,也常常与冬天经常待在有暖气的屋子有关。正像老百姓说的那样“冬天不冷,夏天不热,迟早要坐病”。

3锻炼莫要汗淋漓,凝神定志养精神。

小寒时节的运动原则是,一要在日出后才开始锻炼,二是准备运动不可马虎,应待身体暖和后再脱衣锻炼。运动要适度,以养胃气,莫要练到大汗淋漓。锻炼后要及时穿衣,避免寒邪侵袭。运动项目可以选择太极、长跑、滑雪、跳绳、踢毽子等。

小寒正处于季冬之月,此时阳气潜伏。在精神调养方面,应宁神定志,避免情绪过于激动,保持心态乐观,莫要劳神忧事。精神要顺应自然,“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说的就是精神要保持一种闭藏状态。

4小寒起居养生

寒冷季节,长时间待在有暖气的屋子,易头晕眼花、四肢无力、焦躁不安、皮肤发紧、口鼻干燥、胸闷,这都是“暖气病”。

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室内通风,每天早晚开窗通风,身体与自然保持相同的节奏,可以最大程度接近天人合一,让阳气趋于闭藏状态。屋内温度高,燥气较大,可以放盆水,养些绿色植物。绿植不宜太多,经常浇水即可。饮食上多吃润肺的食物,多喝热汤,如白菜豆腐汤、菠菜豆腐汤、羊肉白萝卜汤等,既暖和又能滋补津液。

对养生而言,此时节应早睡晚起,减少外出,并且不提倡做大汗淋漓地运动。每天上下班或者有时间步行20~30分钟,爬爬楼梯,就是很理想的卫阳锻炼了。或者几个简单的拉伸运动都可以伴您度过这段严寒时光,但每隔1小时要起来活动,不可久坐、久卧、久站不动。

如果心动不息,任何忧郁都能触动它,众多忧愁都能干扰它,好像风吹动的水面一样荡起层层波澜,这是数九之后寒季养藏的忌讳。可以通过静坐来静心。

静坐起初不能够完全摒弃心里的杂念,但可以做到心中专注于某一念,逐渐由一念到无念,像平静而无波澜的水一样,寂定之后,就会觉得有无穷的恬淡的意味。并且会把这件事拿出来和大家分享。

5吃软保胃,五谷为养,补中有宣。

小寒是进补的好时机,但此时宜补中有宣,不适宜“大全补”,进补宜以补心助肺,调理肾脏为原则,可多吃有温养阳气效果的食物,例如羊肉、牛肉、芝麻、核桃、桃仁、杏仁、瓜子、花生、榛子、松子、葡萄干等。

另外,小寒因处隆冬,土气旺,肾气弱,因此,饮食方面宜补心助肺,调理肾脏。黑芝麻、黑豆、黑米、黑木耳等(黑色五行属水)食材可调理肾脏。

6冬主收藏,正是正心体会知足的时机

《庄子》曰:能遵生者,虽富贵不以养伤身,虽贫贱不以利累形。古人云常常教人正心、立身、本自具足,无所欠缺。

冬主收藏,正是正心体会知足的时机,有时候心不能安,神不能静,往往来自于不懂得知足,知足者方能常乐。  

外面的世界总是在变,内心的坚定使得神凝,不为外物所迷。身体的健康通畅,又令心敏锐,而能去感知更多。

气候有异,养生上颇有需得特别注意之处。(资料图)

气候有异防冬温

小寒虽然是个最冷的时候,但就养生而言,毕竟仍属于冬季内,仍以冬季养生原则为内容即可。需得更加重视避寒即是。而今年五运六气颇有特殊,气候有异,养生上颇有需得特别注意之处,今儿我们就聊一聊这部分内容。

笔者在年初《丁酉年()五运六气预测及养生建议》一文中,曾有指出,小寒所隶属的“六之气”(年11月23日至年1月20日),主气为太阳寒水,客气是少阴君火,少阴君火在泉。也就是说这时节的气候,不同于往年一冷到底,而是“冷中藏热”,是谓暖冬。这种时候,古人称之为“主客不相得”,最易得病。

《*帝内经》记载这个时候的疾病特点为“其病温”,多发“冬温”一病。《医效秘传·冬温温*》载:“冬温者,冬感温气而成,即时行之气也。何者?冬令恶寒而反温热,人触冒之,名曰冬温”。

今年冬至之后至今,确实全国各地流感大爆发,医院呼吸科、儿科爆满,患者大都以感冒、恶寒、发热、咽痛等为主要症状来,虽然全国各地地理不同,病邪之间也有偏颇,但基本仍为冬温,有其共同性。防病保养,大致皆当从以下基本方面入手:

首先,避寒就温,勿泄皮肤。冬温冬温,冬季疾病,寒邪仍是一个重要因素。

很多人尤其是喜欢现代医学的朋友会觉得,感冒更多是“细菌”、“病*”引起的,与受寒无关。

事实上,即便是现代医学,也认为受寒会降低抵抗力,是人体不足以抵抗病*细菌的入侵。纠正症状上而言,本人临床所接诊的流感,仍以恶寒、无汗为主要症状,起病诱因也多有受寒的表现,因此防寒以减少发病几率,是首要任务。

切莫贪凉减衣,以免增添不及。(资料图)

防寒在于细节,天冷多穿衣服,人人都知道,无用多言。但有几处易为疏忽之处:其一,寒从脚下来,许多人上身衣着肥厚密不透风,但下肢却疏于保暖,根据我们临床观察,很多人的发病史是“先觉得腿凉凉的,然后开始感冒发烧”,因此务必及时增添秋裤等下肢保暖服装。

今冬气温忽高忽低,但回温虽有,降温更快,切莫贪凉减衣,以免增添不及。南方朋友当注意袜子时时穿着,不可光脚在地上走。

其二,汗出湿衣,及时更换。一冷一热,最难穿衣,穿少受寒,穿多出汗,汗出衣湿,更容易感冒,当及时更换衣物。这点在小儿上表现尤其明显。

许多爷爷奶奶怕宝贝孙子、孙女冻到,把孩子裹成一个“球”,但气温本来就时有升高,孩子平常活动量大,衣着较多很容易流汗,汗出孩子自己不会说,降温之后反而因此感冒。

因此家长育儿时,务必时时摸摸孩子内衣,看是否汗出。另外孩子衣服也不用太多,如平日体质尚可,那么比父母的穿衣数量再多一件即可,衣服需保暖而透气,即要能挡风,使寒邪不会侵入,但也要能及时把运动后的热气透散出来。

很容易变成一个外寒内热、“寒包火”的局面。(资料图)

避免“寒包火”的局面

防寒之外,还当防积滞。大抵人体清透,气血运行顺畅,则不易感冒,或者感冒之后也好得比较快。但倘若平常进食过多,胡吃海塞,疏于运动,体内气机停滞,则表里不固,易为风寒侵袭,且侵袭之后,外有寒气,内有积滞,积滞又最容易化热,很容易变成一个外寒内热、“寒包火”的局面。

此次冬温,本就是个寒包火的情况,若人体质相同,同气相求,最容易感染。故预防此症,与其问“多吃点什么东西好”,不如少吃点东西更好。

就成人而言

就成人而言,适逢年节,应酬较多,各种宴席能少去则少去,饮食清淡些,多吃些新鲜蔬菜水果,少吃些油炸辛辣、烧烤肥腻的食物,保证每日大便通畅,如此肠道清洁,外邪无所依附。酒类尤其当少,以免生湿热、动营血、闭塞气机而发热。

不可因为贪凉而窝在家中吹暖气,反倒应该适当增加些运动,避免室内热气昏沉,触而生病。运动当以气机通达为原则,南方地区可以当稍有小汗出,北方地区起码活动到手脚暖和周身舒畅。

就儿童方面

就儿童方面,家长务必牢记,如今城市的孩子营养充足,切莫为了防病更增营养食品。营养过剩,体内热量太高,人体跟个炸药库一样,稍有感冒立刻高烧。

许多小朋友扁桃体重大化脓,唇红好动,舌苔*腻,此为痰热体质,平日补养太过,生病发烧,本身也是在消耗多余的热量。

因此饮食宜清淡简单,清粥白面有时更是有益,盲目填塞补品,是因爱而害人,还望注意。

前者宣肺透热,后者消积散寒。(资料图)

除了通过调整生活习惯来预防疾病,其他一些小窍门也有取之处。古人素有佩戴香囊辟秽除邪的习惯。这些香囊一般以艾草、防风、苍术的辛香走窜的药物填制,能鼓舞正气,如今各地药铺多有销售,可以购买佩戴。

在防病茶饮方面,因各地病气有些许不一样,故无法再此出一张通用的方子。但是中药里面“紫苏”一味,有祛风散寒、行气和胃的作用,外能散寒邪,内能消积滞,很符合本次冬温的基本病机,倒是大家可以时时漂来饮用。

湿气较重的地方可以适当加入一些藿香叶,更合病情;南方温暖之地,或者平日咽喉容易红肿疼痛者,则可以添加适量金银花,清热解*,清透内热。或者也可多饮用些老白茶、普洱茶。

前者宣肺透热,后者消积散寒,都很合适。当然保证充足的睡眠也是必不可少的,年底事儿多,但长期占用睡眠时间工作,使得健康下降,颇不划算,还请慎重。

喜欢听雪,喜欢在雪天穿了红色的外衣,静静漫步于湖畔。漫天冷凛,漫宇琼瑶,雪花,似寻梦的蝶,袅袅绕绕,与我眸中的笑深情对舞。仰起脸,便有一片、两片、无数片的雪花袅娜到发上、睫上,唇上,仿佛少女的吻,羞涩、冰凉而不失温润,然后,心,就在那一刻,生出几多的怜爱和淡淡的暖……

有人说:落雪的声音,是天使的声音,能听见的人会幸福一生。静静听雪,品味的是“千树万树梨花开”的美轮美奂,感受的是“千门万户雪花浮,点点无声落瓦沟”的浪漫,也许,簌簌雪落的声音,更胜于梵哑铃上奏着的名曲,因为,又有哪一首乐曲能与这天籁之音媲美呢?

雪花,是世界上最圣洁的花,当你静静的倾听天籁,尘世的浮躁与喧嚣,似乎都已离你远去,剩下的惟有纯净,那是心灵忘却一切的畅然,那是在没有尘埃的世界里,生命自由呼吸的平淡与安恬。

也有人说:“听雪,也是听心,听雪的刹那,心里定会开出一朵清幽的莲花”。是的,扬扬洒洒的雪花落下,该有多少宁静的心,在此刻倾听与领悟?又该有多少清澈的眸,在凝视这天与地之间的绝世爱恋?

常常想:人生,如雪一样洁白,心灵,也该如雪一样纯洁吧?一个人要以清醒的心智和从容的心境走过岁月,也许恰恰不能缺少的,就是像雪花一样的恬淡。任何时候,学会用欣赏的眼光看待世界,看待周围的人,你便会多了几分面对一切的坦然……

岁月沧桑,漫步人生的旅途,惟愿我的生命,也如此刻般宁静与安恬

生活就是这样,有风雪,也要前行,不为身后你留下的脚印是否曲直,只为你心中的那盏温暖的灯光而努力。

今天小寒,此时是北半球太阳光斜射较为厉害的时侯,所以最冷的时节刚刚开始!民间历来有“小寒大寒,滴水成冰”等古谚。

“莫怪严凝切,春冬正月交”,虽然天气阴冷,但是明天即将正式进入“腊月”,农历新年即将到来,寒冷中也孕育着早春的讯息,来看健康提醒噢↓

节气介绍

“小寒”是一年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二十三个节气,此时旧岁近暮,新岁即至,民间有俗语,“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月就是年”。

“寒”字金文从宀,从茻(众草),从人,是一个面朝左站着的人生活在屋子里,虽然屋里塞满了保暖的干草,可是室内地上还是结了冰。其字形表示天很冷。

小寒有三候:一候雁北乡:小寒之日“雁北乡”,这个“乡”是趋向,北飞雁已经感知到阳气,是为先导。

二候鹊始巢:小寒后五日“鹊始巢”,喜鹊噪枝,已经开始筑巢,准备繁殖后代了。

三候雉始雊:再五日“雉雊”。雉是野鸡,阳鸟,雊(gòu),求偶鸣声,这时,早醒的雉鸠就开始求偶了,早春已经临近。

古诗词欣赏

江雪

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寒夜

杜小山

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

寻常一样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

窗前木芙蓉

范成大

辛苦孤花破小寒,花心应似客心酸。

更凭青女留连得,未作愁红怨绿看。

“三高”人群要勤监测

小寒时节,心血管、脑血管、呼吸系统疾病最为常见,除此以外,“三高”人群的血压、血糖、血脂水平在此寒冷季节容易变化,需要加强自我监测,防止疾病加重。

①防血压波动:气温下降,季节变化,会引起血管收缩血压波动,高血压患者在严寒季节需要加强对血压的自我监测,如有头晕、头痛症状,或者血压较平时水平升高的情况,需至心内科门诊就诊,及时调整降压药,稳定血压水平。

②防血糖变化:天气寒冷,户外活动减少,糖尿病患者可能因饮食增加及运动量减少,而导致血糖水平升高,因此一方面要保持活动量,可适当增加室内活动,同时注意监测血糖水平,控制血糖。

③防血脂异常:冬令时节是进补的好时机,然而食补过度如进食过多牛羊肉、动物内脏,血脂代谢异常的人群可能出现血脂进一步升高,因此血脂异常人群仍需注意饮食有节,不宜过度进补。

青简摄于松江方塔园

衣服不是越厚越暖和

小寒节气的起居养生,在着装方面尤为注意:保暖为主,尤其注意头颈、背部、手脚等部位的保暖。

另外,很多人认为衣服穿得越厚越暖和,其实不然,因为衣服的保暖性与衣服内空气层的厚度有关,衣服太厚且紧贴身体,空气层厚度为零,反而保暖性降低。因此着衣应选用分量轻、膨松、保暖性强的羊毛、丝棉、羽绒等制品。

青简摄于松江方塔园

不同体质怎样“进补”

小寒时节是冬季进补的最佳时节,但进补并非一味地大量食用滋补品,而需要有针对性,并且要补而有度。按照传统中医理论,滋补分为四类,即补气、补血、补阴、补阳。

①补气:针对气虚体质,宜用红枣、白术、*芪、淮山药等。

②补血:针对血虚体质,可用当归、熟地、白芍、阿胶等。

③补阴:针对阴虚体质,宜用生地、麦冬、沙参、天冬、枸杞等。

④补阳:针对阳虚体质,可选用鹿茸、杜仲、肉苁蓉、巴戟天等。

青简摄于松江方塔园

小寒饮食应以温补为主,这个节气补肾可提高人体生命原动力,帮助机体适应严冬气候的变化。

羊肉是小寒节气温补的首选食物。《本草经集注》曰:羊肉入脾、胃、肾经,其性味甘热,可温中健脾、补肾壮阳、益气养血。

推荐食谱

萝卜炖牛筋汤

原料:牛蹄筋g,白萝卜g,胡萝卜50g。

做法:牛蹄筋先焯水,去除浮沫后捞出洗净,然后上蒸锅蒸一个小时左右,待牛筋变得软糯时取出,切成1.5cm长的小段。再将牛蹄筋、白萝卜、胡萝卜放入砂锅中,烹入料酒,加适量盐、高汤、葱段,焖煮30分钟,出锅即可。

功效:益气补肾。

桂圆红枣粥

原料:桂圆肉15g,红枣15g,大米50g,紫米50g。

做法:上述原料洗净,加适量水,同煮至米烂为度。

功效:补益脾胃。

栏目支持:市卫生健康委

文字:医院中医预防保健科方泓占程燕

摄影:医院青简

制图:杜琼瑶

编辑:景雯

?道炁阁(社)?宣传部宣

往期精选

?上海道教界举行学习贯彻*的十九大精神专题报告会圆满成功

?浦东新区常委、统战部长金梅视察老陈王庙

道教从生死有轮回和灵*永不灭以及六道轮回的内涵(连载2)

[人类]我们,需要信仰

?老陈王庙道历年西元年新春祈福活动一览

?作为道门弟子,上网必须要有所选择!

(以上图文动画来自平台外数字信息)

正在阅读此文

?传承中华文明,弘扬道教文化!?期待您的
1
查看完整版本: 道医养生丨小寒时节防冬温流感频发需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