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感冒病论坛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温病三宝
TUhjnbcbe - 2021/1/28 3:09:00
脱贫攻坚宝兴小山村脱贫大手笔 http://www.baoxingzx.com/bxxxc/8449.html

中医有"温病三宝"之说,即安宫牛*丸、紫雪丹、至宝丹。

选用三宝有诀窍:虽然安宫牛*丸、紫雪丹、至宝丹都是清热开窍的代表方,但三者药性不同,安宫牛*丸最凉,其次是紫雪丹,再其次是至宝丹。安宫牛*丸适用于那些高烧不止、神志昏迷,仿佛如“稀里糊涂”一般的患者;紫雪丹适用于伴惊厥、手脚抽搐,经常发出乒乒乓乓声响的高热、烦躁甚至昏迷的患者;而至宝丹因为药方里采用了许多芳香开窍的药材,因此对于昏迷深重伴发热痰盛,表现得不声不响患者的更为适用。综合这些特点,中医界从古至今口口相传它们的使用诀窍,因此就有“乒乒乓乓紫雪丹、不声不响至宝丹,稀里糊涂牛*丸”之说。

安宫牛*丸

说到安宫牛*丸的起源,就不能不提牛*清心丸,虽然这两种中成药只有区区两个字的差别,但它们的产生却前后跨越两个朝代,而且药力也相差较大。牛*清心丸原本是明代医学家万全发明的药方,温病学派的重要代表、清代著名医学家吴塘(字鞠通)通过自己的临床实践,在它的基础上加了几味中药,就形成了安宫牛*丸。

基础——牛*清心丸

本方来源于宋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一的“牛*清心圆”,是历久不衰的效验名方。清代在对该方进行加减化裁后定为清宫秘方,经过多年临床应用,医家对该方不断进行改进,使其安全有效性更为可靠。

过去的王公贝勒、达官贵人膏粱厚味的酒宴上,最后专门上一道“牛*清心丸”,解酒降火,消痰祛风,并且成为高标准饭局的标配,饭后每人服用一丸“清心”是圈子里的时尚,牛*清心丸是一种奢侈品,每丸两银元以上,还供不应求,大饭庄都代售上好的牛*清心丸。

日本人称之为“日水清心丸”。日本的科研机构认定,中成药日水清心丸的治疗范围甚至超出了说明书标明的适应病症,对促进人体微循环等也具有良好的效果。

在东南亚,人们称誉它为“科学凉茶”。还有报道称,韩国人喜欢在宴席后,把它切成片奉客,并且认为这是高级宴席的标志。

益气养血,镇静安神,化痰熄风。用于气血不足,痰热上扰引起:胸中郁热,惊悸虚烦,头目眩晕,中风不语,口眼歪斜,半身不遂,言语不清,神志昏迷,痰涎壅盛。

经二百多年的临床实践,证明其疗效显着。药效学研究表明牛*清心丸有安神除烦、爽利清心之功效,所以牛*清心丸常被用作日常保健预防用药。

现代药理学证明:牛*清心丸具有镇静、解热、耐缺氧的作用,可以改善心肌缺血后心肌节段张力。临床上广泛应用于治疗眩晕、精神萎靡不振等症。

人工牛*、羚羊角、人工麝香、人参、白术(麸炒)、当归、白芍、柴胡、干姜、阿胶、桔梗、水牛角浓缩粉等27味。

中医温病学是急性热性病和传染病的临床学科,是中医学的主要内容之一。温病学派形成于清朝中叶,当时正处于康乾盛世时期,由于长期的历史文化积累,医学上必然也会产生巨大的迸发,以吴塘、叶天士为代表的清朝医学家在这个时期涌现出来,像广东、福建沿海等地,当地人士都组织人力物力研究形成本地的温病学术理论。

传说

老子与安宫

新春正月二十三,天上老君炼仙丹,

家家门上贴金牛,一年四季保平安。

也许您不知道,这段民谣和安宫牛*丸中的牛*有关。据说,当年老子在函谷关写《道德经》期间,当地突然流行瘟疫,许多人感染后,出现高热、神昏、谵语,甚至命丧瘟疫。这时,老子的坐骑青牛突然也病了,躺在地上,奄奄一息。郎中到来后,青牛咯出一个肉团,如释重负,开始吃草。郎中大喜,忙将肉团(牛*)拿回家,炮制成药丸,分与瘟疫病人,病人吃后,马上见效。为了感谢老子和青牛的救命之恩,特将正月二十三定位牛节,那段民谣流传至今。

扁鹊与安宫

战国时期,名医扁鹊行医渤海,其邻居阳宝之父中风,扁鹊欲以青礞石疗疾。阳宝家有一头老牛,不能耕作,阳宝请人把牛宰杀,换些散钱为父亲治病,却意外发现牛胆有块结石。扁鹊对此颇感兴趣,嘱咐阳宝留下,阳宝随手就和青礞石放在了一起。此时,阳宝之父病情加重,扁鹊忙让阳宝把青礞石研为细末入药,病情迅速缓解后,扁鹊发现青礞石还在。原来阳宝忙中出错,把牛结石研磨入药了。这偶然的差错启发了扁鹊,发现牛结石可以豁痰定惊,大胆把青礞石换成牛结石,阳宝之父的病情奇迹般好转了。阳宝问扁鹊,这结石叫什么名字?扁鹊思考片刻说:"此石久浸于胆汁中,苦凉入心肝,有清心开窍,镇肝熄风之效,它生在牛身上,凝结肝胆精髓而成*,称为"牛*"吧。牛*有此神效,堪称一宝,牛属丑,再给它取个别名,叫"丑宝"。

孝子与安宫

明朝时期,浙江金华有家穷苦人家,老父中风,喉中痰鸣,面颊通红,眼看不久于人世。其子天生为救老父,哭着找东家帮忙。东家让天生去养牛,但只有把牛养胖了才给工钱,如果养出个三长两短,还要赔钱。天生到了牛棚,发现东家让他养的是头骨瘦如柴的老*牛。一心救父的天生每天把牛棚打扫干净,就去割草喂牛,还帮牛洗澡、驱蚊子、抓虱子,晚上就睡在老牛身边。有一天晚上,老*牛对着月亮嗷嗷叫不停,天生着急,赶紧为牛揉肚皮,并提一桶水让老*牛喝,*牛却吐出一块滚圆金*的牛*。天生手捧牛*,回家帮父亲治病,而老*牛竟然也逐渐胖起来。

吴鞠通与安宫

吴瑭,又名吴鞠通,是清代温病学的大家。相传吴瑭从小为博取功名,寒窗苦读。其父在他19岁的时候,身染重病,不幸去世。吴瑭哀痛欲绝,认为父亲病了,自己却不懂医术,不能救他,是最大的不孝,还有什么颜面立于天地间。于是,弃文从医,购买方书,刻苦钻研,一读就是十年,颇有心得,但不敢轻易为人治病。年,京城闹瘟疫,很多人死于庸医手中,在朋友劝导下,吴瑭开始诊治病人,把牛*清心丸加减化裁,创制了安宫牛*丸,救活很多危重病人,从此名声大振,成为温病学派代表人物。随着时间的检验,吴瑭创制的安宫牛*丸成为中医最负盛名的急救之品,和紫雪丹、至宝丹并称为"温病三宝"。

刘海若与安宫

2年5月10日,香港凤凰卫视女主播刘海若在伦敦因车祸受重伤昏迷不醒。英国的医学专家判断她已“脑死亡”。6月8日,刘海医院治疗。刘海若当时高热、神昏,舌红无苔,一派热相,完全符合中医“热入心包”的症状,经过专家会诊,便用了安宫牛*丸。两周后,刘海若体温基本恢复正常,为进一步治疗赢得了时间。最终,遭车祸天之后,已被英国医学界认定为“脑死亡”的刘海若终于恢复了神志。安宫牛*丸再次创造了医学史上的奇迹。

同仁堂与安宫

安宫牛*丸属于中医方剂的开窍剂,也是由北京同仁堂出品的一种名贵中成药。安宫牛*丸的制作工艺在年入选国家级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丸外所包金衣运用手工裹金技术,此技术是国家保密项目。一两*金可以打到一亩地的面积,可见其薄。

年唐山大地震,一位叫卢桂兰的妇女被压在废墟下好长时间,得救后,由于受伤感染,高烧昏迷几天不退。北京医疗队一位医生把安宫牛*丸调成糊状,从卢桂兰的口中灌进去,两丸吃下后烧退了。这在当时被称为奇迹。

药方配伍:

安宫牛*丸为何会有如此神奇的效果,我们再来看看它的用药配伍。

1.君药

牛*味苦甘,性凉,气味芳香,具有清心豁痰、开窍、凉肝、息风解*的功效,在《神农本草经》中被列为上品;麝香辛散温通,为开窍之首药,与牛*配合突出了安宫牛*丸的清热解*、芳香开窍的特点。从药性上,牛*与麝香一温一凉、相反相成,麝香在大量苦寒药中,不但不会助热升散,反而更凸现其清心解*的要旨,也是安宫牛*丸的一大特点。

2.臣药

犀角(现在都用水牛角浓缩粉代替)清热凉血,*连、*芩、栀子,苦寒清热燥湿,辅助君药,加强了清热泻火、凉血解*豁痰的作用。

3.佐药

朱砂、珍珠镇静安神通心窍,郁金理气舒肝,雄*解*辟秽,冰片芳香开窍,合金箔能豁痰堕痰而辅佐君药加强镇心、定惊、安神的作用。

4.使药

蜂蜜为使,制成大蜜丸,除了是赋形剂外,又有和胃调中的作用,以防过于苦寒伤胃。

按语:

安宫牛*丸针对病人高烧、神志昏迷、烦躁而乱语,可以起到清热解*、醒神开窍的作用。那么,“安宫”二字到底是什么意思呢?中医学认为,心在人体内犹如君主,处于至高无上的地位,心包犹如心的宫城,保护心主神圣不可侵犯。若温热邪*攻心,心包便挺身而出代心受邪。“安宫”用以形容服用该丸药后,能使心“安居其宫”。后来,安宫牛*丸还发展到可以治疗邪热内闭所致的中风昏迷和小儿惊厥。安宫牛*丸的服用非常讲究:用清宫汤煎汤送服,可以加强清心解*之力;脉虚的人要用人参汤送服,脉实的人用银花薄荷汤送服,痰多昏睡的人用竹沥水研磨后,通过鼻子喂服。

在今天,西医诊断的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中*性痢疾、尿*症、肝昏迷、中风、肺性脑病、颅脑外伤、小儿高热惊厥以及感染或中*引起的高热、神昏等病症,中医辨证属热闭心包者,都可以使用牛*安宫丸治疗。年,北京和河北等地爆发大规模乙型脑炎,当时治疗乙型脑炎中,安宫牛*丸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从此安宫牛*丸在民间声名大震。

主证:适用于那些高烧不止、神志昏迷,“稀里糊涂”的患者;紫雪丹适用于伴热惊厥、手脚抽搐,经常发出乒乒乓乓声响的高热、烦躁甚至昏迷的患者;而至宝丹因为药方采用了许多芳香开窍的药材,因此对于昏迷深重伴发热痰盛,表现得不声不响的患者更为适用。综合这些特点,中医界流传着“乒乒乓乓紫雪丹,不声不响至宝丹,稀里糊涂牛*丸”之说。

安宫牛*丸最适用于中医辨证中脏腑之阳闭证,临床可见到突然意识障碍、偏瘫,同时伴有烦躁不安、面红身热、口臭、大便秘结、舌苔*腻、脉象弦滑等邪热内闭之象。现代常加减运用于治疗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中*性痢疾、尿*症、脑血管意外、中*性肝炎、肝昏迷等病属于热*内陷心包者。安宫牛*丸性凉,假如患者面向苍白、静卧不烦、舌苔白腻,属寒痰阻窍着禁用。如出现大汗淋漓、四肢冰冷者,属于脱证的更要禁用。孕妇忌用。

紫雪丹

紫雪丹如今不为大众知晓,其实它比另外那二宝的历史更为悠久,是唐代一位名叫苏恭的中医发明的方药,因为如“霜雪紫色”,且药性属于大寒,冷若霜雪,故此得名紫雪丹。但现在面市的多是紫雪散,紫雪丹已经很罕见了。

紫雪散

本方见于《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六,又称紫雪,紫雪散,源于《千金翼方》的‘紫雪’,为凉开法的常用方之一。紫雪丹中有几味药药性太活,遇到铜和铁就会变质变色,颜色不够紫,药效不理想。

要想制出真正紫色的紫雪丹,非用金铲银锅不可。“紫雪”这味药,在此时被记录进了同仁堂的家族史中。

清朝末年同仁堂专用于制作“紫雪”的金锅银铲已被八国联*抢走。“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是同仁堂第十代乐平泉的继配夫人许叶芬指着同仁堂的古训说。

然后将自己的*金首饰摆放在条案上,同仁堂的女眷们随之捐出自己的耳环、手镯、发簪……凑出了百余两*金。同仁堂重售“紫雪”。

用于热病,高热烦燥,神昏谵语,惊风抽搐,斑疹叶衄,尿赤便秘。

“乒乒乓乓紫雪丹”

紫雪是温病三宝之一。它的解*之功不及安宫牛*丸,开窍之效逊于至宝丹,但优于息风止痉,故对热陷心包及热盛动风,症见神昏而有痉厥者,伴热惊厥、手脚抽搐,经常发出乒乒乓乓声响的高热、烦躁甚至昏迷的患者;

石膏、寒水石、滑石、磁石、玄参、木香、沉香、升麻、水牛角浓缩粉、羚羊角、麝香、朱砂等味。

紫雪散和紫雪丹的功效不可同日而语,后者药效更强。现在会制紫雪丹的人也不多了,紫雪丹即将面临失传。

据清代温病大家叶天士所著的《临证指南医案》中记载,它还能治疗痘症和呛血;安宫牛*丸的发明者吴塘在其所著《吴鞠通医案》中还记载紫雪丹治疗癫狂,也就是我们今天所谓的“精神分裂症”。

主证:适用于温热病、热邪内陷心包而致的高热烦躁,神昏谵语、抽风痉厥、口渴唇焦,尿赤便闭,及小儿热盛惊厥。有清热解*,镇痉开窍之功。现代常加减运用于治疗乙脑、流脑的发病后期,重症肺炎,化脓性感染败血症,小儿麻疹*陷营血,斑疹伤寒,腥红热等有上述症状者。

至宝丹

局方至宝丹所以得名,之一是源于此方来源于宋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之二是此药疗效显着,药品昂贵。古人比喻它的贵重,把它说成至宝。局方至宝丹主要由牛*、麝香、冰片、安息香、水牛角浓缩粉等名贵中药组成具有清暖解*、镇惊开窍的功效主要是用于温病热入心包。

清热解,开窍镇惊。用于温邪入里,逆传心包引起的高烧痉厥,烦躁不安,神昏谵语,小儿高热惊风。

“不声不响至宝丹”

至宝丹是温病三宝之一。长于芳香开窍,化浊辟秽,因此对于昏迷深重伴发热痰盛,表现得不声不响的患者更为适用。主治一切热闭神昏之证;

小儿急惊风,像中风、中暑、癫痫等,表现为高热、烦躁不安、神昏谵语、昏不识人、呼吸气粗、喉中痰叫、舌红、苔*腻等症。

以及现代医学的流行性脑脊髓膜炎、乙型脑炎、脑血管意外、全身感染性疾病等,如果表现有属于中医的热*痰火内闭心包者,都可用此药治疗。

水牛角、琥珀、牛*、麝香、玳瑁、安息香、冰片、雄*、朱砂。

1.用方要点本方是清热化浊开窍的重要方剂,以神昏不语,痰盛气粗,舌红苔*,脉滑数为辨证要点。夏月无故昏倒,昏不知人,面垢,汗自出,手足微冷,亦可用本方急救开窍,醒脑回苏。

2.现代应用本方常用于治疗“流脑”、“乙脑”、中*性痢疾、尿*症、急性脑血管病、肝昏迷、癫痫等属痰热内闭心窍者。

3.使用注意方中芳香辛燥之品较多,有耗阴劫液之弊,阳盛阴虚之神昏窍闭忌用。

4.孕妇禁用。

至宝丹的名字充分体现了它的价值,它集合了众多的名贵药材于一方,疗效卓著,堪称灵验贵重,得到它的人如获至宝,故此得名。该方剂是《灵苑方》一书中记录的、一个名为郑感的医生的方子,到清代,被当时的温病学家十分推崇。

查看至宝丹的古方,不仅可以发现有麝香、犀角、琥珀等昂贵的中药材,更为惊人的是还需金银箔各50片。此方之所以选用金银箔,是为了加强药方中琥珀、朱砂镇静安神的效力。如今,方中的犀角也改为水牛角浓缩粉,也不再用金银箔入药了,因此,现在面市的至宝丹也就更名为“局方至宝散”。孔嗣伯教授说:其父孔伯华先生曾给毛主席写信,阐述药用金箔的重要性,据理力争金箔的医药价值。可直到现在,对中医持有偏见的人还认为,使用金箔就是浪费。

主证:适用于痰热内闭心包证。神昏谵语,身热烦躁,痰盛气粗,舌红苔*垢腻,脉滑数,以及中风、中暑、小儿惊厥属于痰热内闭者。由于本方中芳香辛燥之品较多,有耗阴竭液之弊,故神昏谵语由于阳盛阴虚所致者不宜使用。孕妇慎服。现代常加减运用于治疗乙脑、流脑、脑血管意外、中暑、肝昏迷等属于痰热内闭,神昏较重者。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温病三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