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尤其女士容易手脚冰凉,而且还容易生冻疮。手脚冰凉的主要原因是血液的新陈代谢减缓,低气温使血管收缩,血液回流能力减弱,使得手脚,尤其是指尖、脚尖等部位的血液循环不畅,末稍神经循环不好造成的。
做一杯棕红色的姜枣茶,双手捧着滚烫的杯子,窝在沙发里小口小口喝着,浓浓的枣香里带着微微的姜辣,暖和的感觉渐渐蔓延全身,双手能够温暖一整天。
食材:
大红枣5粒左右、桂圆5粒、姜半块、枸杞1小撮、红糖适量
做法:(2-3人份量)
1、枣子洗净,去核后切成小粒。姜切细细丝。桂圆去壳。
2、除红糖外,所有原料放小煮壶里,加水至壶4/5处,煮15分钟后关火。
3、红糖放在自己饮用的杯子里,倒入姜枣茶,不需搅拌即可饮用。这样头几口就能喝出枣子、桂圆、枸杞本来的淡淡甜味。杯中的红糖慢慢化开,每一口都比上一口更甜,感觉多好。
辛,微温。归肺、脾、胃经。解表散寒,温中止呕,化痰止咳。用于风寒感冒,胃寒呕吐,寒痰咳嗽。3~9g。
生姜用于解表,主要为发散风寒,多用治感冒轻症,煎汤,加红糖乘热服用,往往能得汗而解,也可用作预防感冒药物。
大枣甘,温。①《本经》:"味甘,平。’②《千金·食治》:"味甘辛,热,无*。"③孟诜:"温。"入脾、胃经。①《纲目》:"脾经血分。"②《本草经疏》:"入足太阴,阳明经。"补脾和胃,益气生津,调营卫,解药*。治胃虚食少,脾弱便溏,气血津液不足,营卫不和,心悸怔忡。妇人赃躁。①《本经》:"主心腹邪气,安中养脾,助十二经。平胃气,通九窍,补少气、少津液,身中不足,大惊,四肢重,和百药。"②《本草经集注》:"煞乌头*。"③《别录》:"补中益气,强力,除烦闷,疗心下悬,肠僻澼。"④《药对》:"杀附子、天雄*。"⑤孟诜:"主补津液,洗心腹邪气,和百药*,通九窍,补不足气,煮食补肠胃,肥中益气第一,小儿患秋痢,与虫枣食,良。"⑥《日华子本草》:"润心肺,止嗽。补五脏,治虚劳损,除肠胃癣气。"⑦《珍珠囊》:"温胃。"⑧李杲:"温以补脾经不足,甘以缓阴血,和阴阳,调营卫,生津液。"⑨《药品化义》:"养血补肝。"⑩《本草再新》:"补中益气,滋肾暖胃,治阴虚。"⑾《中国药植图鉴》:"治过敏性紫斑病、贫血及高血压。"内服:煎汤,3~6钱;或捣烂作丸。外用:煎水洗或烧存性研末调敷。凡有湿痰、积滞,齿病、虫病者,均不相宜。
心得:
1、“滩枣”煮出来的汤最好喝。如果用哈密大枣,皮煮出来有不易察觉的微苦。金丝小枣还是留点心吧。当然,蜜枣也不行。
2、用搪瓷锅、不绣钢锅煮都可以,但绝对不能用铁锅。
3、生姜大枣茶,具有很好的驱寒暖身的作用,但并不是随便冲泡一下就可以起到作用的。制作姜枣茶,选枣是个关键,只有用大枣才能起到暖身驱寒的作用,而且大枣要切碎,用水煮才可以把里面的营养煮出来,才能更好地发挥药效。煮的时候,姜和枣要冷水下锅,这样才可以把姜的味道挥发出去,喝的时候喝不出姜的味道。即使不喜欢吃姜的人,也可以喝姜枣茶。严寒冬季,经常喝一些,手脚都是暖的。
注:
常饮姜枣茶,具有温中散寒、止呕、回阳通脉、补血正气、燥湿消炎的功效。饮用后能促使血管扩张,暖身驱寒,全身有温热感。促进消化,增加肠蠕动,保护胃粘膜。姜枣利胆、镇痛、解热、抗炎、抗菌、抗流感及上呼吸道感染。此方可长期饮用,美容养生。
请尽量在早上、中午之前喝姜枣茶,晚上不要喝。晚上身体要收敛,而姜是升阳之物,因此早上喝是最好的。
觉得不错,请点ZAN↓↓↓
来源:天下养生网(ID:tianxiayangsheng)
告诉下其他家长,他们会感谢你
分享是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精彩内容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