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医学类的学生,也不是医学类的专业,曾经也没有得过多大的毛病,除了乙肝(自愈)给我带来的一些恐惧,最为头疼的就是脚气,这是我得过的毛病当中最为恼火的一种疾病,很长一段时间由于自信身体抗体的能力,结果吃了很大的亏,于是脚气是我比较害怕的一种疾病。当时对于脚气这样的病,你如果勤换袜子、勤洗脚、鞋子和袜子的材质用好一些,基本上不会对你形成多大的危害。但是最近,我有些烦闷,可能是因为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外面欠我的款子始终没有音信,于是我失眠了,因为我差银行的钱需要定时去还,并且还有利息。而对于男大当婚的我来说,来自家里的唉声叹气和牵肠挂肚也给我制造了较大的精神压力。
抗菌药物尽量少用于是我失眠了,晚上风吹草动的都会把我弄醒,可恨的是,他娘的现在夜猫子还真多。动不动深更半夜地就是一阵子,迷迷糊糊地我就很难入眠了。我为自己诊断了一下:典型的神经衰弱,于是我选择吃药了。期初我打算吃安眠药的,但是想想算了,一不小心吃多了,就麻烦了。于是我选择补益类的药品。但是在我选择药品的过程中,我发现这样的一个问题:几乎所有的药品都没有所谓“疗程”这样一个说法(个别的有)。而在很早以前我记得很多药品上包括医生的嘱托上,都有按疗程服用的字眼。就像我在儿童时期,很多传染疾病(黄疸肝炎、烂疮等等)都是个人感觉好了以后,需要继续巩固治疗半个月左右。就像感冒一样,其实感冒过程中是不容易传染的,反而是即将治愈的时候最容易传染,不知道是不是真的,但是有很多疾病是这样的(具体我不知道)。
我没有这个知识,所以不吃药那么药品上需不需要具体地写上疗程的观念呢?当然很多药品是不需要写的,比如安眠药、感冒药、板蓝根等等吧,当然还有一些可吃可不吃的保健品等等。当你对这个问题比较迷茫的时候,我觉得你也没有必要去问那些在药店里卖药的店长或者服务员,因为他们大多虽然有些医学类的知识,但是他们大部分真的不懂。而你不走运正好遇上了一个信口开河的家伙,倒霉的可能是你自己。因为药店嘛,大部分都是非处方药,多吃点、少吃点又不会死人,但是对于得病的人来说还是吃亏的。因为如果药物需要按“疗程”服用,而你没有按疗程服用,那么效果可能不太好。说不定你还会断断续续地吃药,那就更不好了,因为你不懂这些东西。
我不知道疗程,咋整?疗程是针对病情经用药多长时间后所达到何种程度,然后再决定新的治疗方案。称为一个疗程。疗程的长短一般是根据临床经验来确定的。-百度百科。按此说法,确定疗程是基于临床经验的,尤其以慢性病为主。如果有人得了急性阑尾炎或者胃炎等等,那就无所谓疗程,要立马送医,因为疼的实在受不了。感冒这个小毛病也无所谓,只要身体健康,不是病毒性感冒,吃药不吃药基本就是一周就好了。而且我也强烈反对,感冒就要打针打吊瓶,因为很多感冒真的没必要,甚至吃药都是多余的(我国是青霉素类药品滥用最严重的国家,而不是之一)。这就无所谓疗程不疗程了。
网络供图但是我始终觉得,似乎一切的一切都需要有个周期一样。比如一年12个月、一月30天一样,人也应该有自己的周期,疾病也一样,那么治疗疾病也应该一样才对。所以很多疾病的治疗过程用,都是以3天、7天、半月、一个月等等为疗程时间,当然极个别的还有以年为疗程单位的。另外一个就是,可能药店里的非处方药多数不需要按疗程服用的缘故,导致很多人买了药,随便吃一点就感觉病轻了,于是就停药了,而那些没有吃掉的要就成了危险品,小孩子容易当成糖果来吃,虽然这是以前常有的事情,而现在少了,但依然存在这一的隐患。而且有些药还可能被随便丢进了垃圾桶,进而污染环境,不是很长一段时间国家似乎也强调过。所以呢,我还是建议,既然能生存出来这么些个非处方药,经验还是很丰富的,确定个疗程应该不是啥难题。医院的大部分小病小殃的大部分人来说,也尽量按着疗程来吧,这样大家都好!!!
另外就是用药还是要谨慎一些,多看看说明书,虽然大部分保健药品或者非处方药吃不死人,但是药品毕竟不是食品,还是会有问题的。是药三分毒并不是随便说说的。你看那些个不小心吃头孢的,喝了一瓶啤酒就死了,是不是觉得非常非常的亏呢?抗生药真的是能不吃就不要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