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段时间,各地陆陆续续开始降温了,每年到了换季的时候,温度下降快,昼夜温差大,感冒流感就十分多发。
虽然感冒对于免疫力强的人只是小问题,几天时间就可以不治自愈,但对于妇女儿童、老年人等免疫力较弱的群体,还是需要服用一些药物来加速康复。
但是现在很多人都会在家中常备一些感冒药,医院问诊,就根据自己的经验在家自己服用感冒药,但毕竟是药三分毒,一些人没有医学常识,也对药物不了解,所以在服用之后就会对身体造成伤害。
近些年,因感冒后滥用药而引起肝衰竭的案例层出不穷,比比皆是。这绝不是我在危言耸听,大家可以自己在网上搜索很多这样的案例。
那么怎么判断自己是什么类型的感冒呢?在感冒后该如何选择药物呢?
作为中医,我们在问诊时,一般将感冒分为三种证型,分别是风寒束表证、风热犯表证、暑湿伤表证,大家不是中医,所以那些晦涩的医术理论就不赘述了,我总结了一下各种证型的症状表现,方便大家判断自己究竟是为什么感冒的。
风寒主要的症状有畏寒、手足冰凉、头痛、四肢关节酸疼、鼻塞声重、鼻痒喷嚏、时流清涕、咽痒咳嗽、咳痰稀薄色白;
风热主要的症状有畏风、体温升高、排汗不畅、头胀痛、咳嗽面赤、痰黏或黄、口干咽燥或咽喉红肿疼痛,鼻塞,流黄浊涕;
暑湿主要的症状有轻微畏风、身热汗少、四肢酸重或疼痛、头昏胀痛、咳嗽痰黏、鼻流浊涕、心烦口渴、渴不多饮、胸闷恶心、腹胀腹泻、小便短赤。
众所周知,西药见效快,但立竿见影的药效通产伴随而来的就是不同程度的毒副作用,因此大家在同时服用多种感冒药时,需要特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