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养不均衡,身体一定不健康
今天我们来学这句话叫“对饮食,勿拣择。食适可,勿过则。”这话什么意思呢?就当你吃饭的时候啊,不要挑挑拣拣。这个对今天的孩子非常重要,为什么呢?过去古代其实生活条件,并没有那么好,所以并没有那么多的饮食可以吃。现在能吃的可多,孩子想吃什么,家里边儿那是绝对要供足的。比如说这大孙子想吃这个红烧排骨,那爷爷也就能顿顿给你做的红烧排骨,所以很多小朋友,身体就这么被折腾坏了。
不是有小孩天生就吃肉,不吃青菜了,还有家长惯孩子,觉得孩子们想吃什么吃什么,没给孩子立下的规矩:我们做什么吃什么,营养均衡。结果孩子营养极不均衡,身体一定不健康。
所以,“对饮食,勿拣择”是非常重要的原则,是对自己身体的负责。
脾胃伤,全身都伤
“食适可,勿过则。”讲的是不要多吃,不要见到什么东西呀,拼命的吃,而且吃饭不要超过自己的量,自己的原则。比如说,我每天吃七八分饱是我的原则,千万不要遇到了特别爱吃的菜,就拼命的吃啊;或者,到了一个特别容易放纵的场所,我就拼命的吃。比如说吃自助餐,我觉得我们社会上相当多的人吃自助餐,抱着回本的心态。你都回本儿了,那老板还能赚什么?据说很多人吃自助餐,扶着墙进去扶着墙出来,这都超过了你的原则了,没有按照你正常的食量去吃。一般吃七八分饱就可以了,如果超量就会伤到脾胃。黄帝内经也说一下吃了太多了,脾胃根本就接受不了,超过它的运送能力了,得把消化能力增长率都超过了,所以,脾胃的这个运化功能就出问题了,容易伤到脾胃。
现代人脾胃受伤,其实有两个原因。第一个原因就是情绪不好,肝气郁结,就会伤脾胃。第二个原因就是吃的太好。
我们现在所吃的食物丰富程度,都超过清朝的皇帝了。见到好吃的都想多吃一点,结果伤到脾胃。脾胃受伤肺气就变弱的,肺气弱了以后外邪入侵,往往孩子的感冒又费劲,外邪入侵,得咳嗽,感冒发烧等等。往往都是吃什么东西吃多了,伤到脾胃,影响肺的功能。脾胃为后天生化之源血液的来源就出问题,为什么呢?因为血液是脾胃吸收的营养物质转化而成的,那么你营养都不吸收了,血液就没有用。血就会越来越少,就会出现血虚的状态。
所以这脾胃受伤,实际上的五脏六腑都会受伤的,如果我们天天吃的过饱,伤了自己脾胃,就等于伤到自己身体的根本。
能控制食欲一定可以控制别的欲望
所以古代人讲究“食适可,勿过则。”有这样的朋友啊,人家养生有道,总保持一个中规中矩状态,吃东西就吃这么多,能控制自己的欲望。通过这些小事,能看出这个人的自制能力,那么像这种小事,你能控制住食欲,能控制住的人,那么在其他方面欲望也容易控制的住。
所以“对饮食,勿拣择。食适可,勿过则。”实际上讲的是控制欲望。你把这个行为而给制定个规范,那么就按照这个规范走,那么尽量不越这个规矩,那么这样的人,你会发现他就不容易受诱惑,不容易犯错误。面对欲望都更容易控制住自己,为什么呢?因为已经养成习惯了。
你看这话说的简单好吃东西对吧?对您能把吃东西控制好,我觉得第一对你健康有好处,第二将来其他事儿也容易做到有规矩。
图片I网络
整理I编辑I古法育儿心经
部分内容来自I罗大伦博士
版权归原作者I如有侵权I请联系删除
生活中
总有些东西值得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