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冬季以来,流感发病高峰持续不退,很多人都不幸“中招”。其中受影响最深的,则是那些“家有患儿”的家庭。医院儿科更是天天爆满。网上有人用“看病似打仗,挂号如春运”来形容今冬流感高峰期的儿科看病难。
流感,全称流行性感冒,是由季节性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在北方通常冬春季流行,南方则有冬春季和夏季两个高峰。但今冬的流感有些不一样,从年11月起,流感开始逐渐波及全国大部分地区。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判断,年我国整体的流感流行水平明显高于往年,是近几年来流感流行最严重的一次。
流感加剧“儿科忙”
据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介绍,北京市流感流行高峰期一般在12月至次年1月。因为气温低,今年流感来得比往年要早。年第45周,也就是11月6日到12日,有数据表明流行性感冒明显开始增多,整个11月流感病例比前一个月增加了82%。12月迎来高峰,每周统计的流感病例都呈翻倍增长。
医院从11月起门诊量增多,12月达到最高值。呼吸科主任医师刘秀云介绍说,该院日门诊量最多时有1.3万人次,而去年同时期最多是9千到1万人次。在内科普通门诊中,病人以流感患者居多。
医院儿科副主任医师母发光经常接触儿童呼吸、免疫系统疾病,据他观察,流感的发生有个规律,5~10年就会有一次大流行。而今年冬天四川的流感持续了两个半月,这期间,流感占总门诊量的一半。在此次流感高峰期间,除了门诊数量增多,医院急诊的压力也很大。
年12月25日,医院在下午5点多发出告示,“因急诊儿科病人很多,目前还有位病人在等候就诊,预计等候时间约为10~11小时。希望各位耐心等待!”网上则有人用“排队5小时,看病1分钟”来吐槽在急诊室的遭遇。
按照国际化标准建立的私立医医院在年11月底也连续三四天出现夜间急诊和白天门诊的高峰时段,这里的病人平均候诊时间超过2小时。12月1日,医院启动了应急预案,在就诊高峰期向门诊增调医生。
医院儿科主任杨明介绍说,医院就诊的患儿里,有不少是新病人,他们所占的比例在急诊病人中是上升的。他认为,医院候诊时间比较长,家长担心交叉感染等因素有关,医院来。和睦家是少数几家24小医院。
流感高峰的到来,也让儿科医生进入高强度工作的状态。年元旦,医院呼吸科主任医师刘秀云休完病假刚回来,就在当天的普通门诊一直工作到下午6点半。在此之前的一个多月,由于流感和轮状病毒感染多发,该院内科白班的医生每天都从早上8点工作到晚上8点,夜班医生从下午4点忙到后半夜2点,第二天有的人还得继续上门诊。
刘秀云的同事有人自己发烧了,还在坚持工作,“按说,我们自己在发烧的情况下还出门诊,是对社会的不负责任,但是我因为发烧请假,医院说我得找人替班。医院的轮班都是提前安排好的,而且每个医生的工作量都不轻,找个替班也费劲。”
据刘秀云介绍,“医院常年病人都很多。受季节性的影响,近期只能说加一个‘更’。就诊人数的平均值已经饱和了,有一条基线,流感季节则会在基线的基础上增加几个高峰。这几个高峰,往年可能时间很短,今年则特别长,比平时工作量多了好几倍。假如这种情况只持续十天八天,医生还能熬得过去,如果是一两个月,人就受不了了。今年的情况尤其突出。”
如果说从前人们对儿童流感和儿科看病难的讨论主要限于各大医生圈和家长圈的话,医院的一则通告把这个话题推向了全社会。
年1月7日,医院医院发布儿科停诊通知,“因我院儿科医生超负荷工作,目前均已病倒,自今日起儿科不得不停诊,何日开诊尚不能确定,特此通知,请理解见谅!”网友们这才注意到,流感高峰期,儿科医生工作的超负荷问题已经严重到这个地步了。
医院的这一幕,成为这一轮流感冲击下儿科看病难、儿科医生短缺的缩影,因而很快被广泛传播。该院党委办公室负责人对《中国新闻周刊》解释说,医院门诊量最大的是呼吸科和结核科,儿科成立于年,并非重点科室。这次三位儿科医生均生病,更多的是因为“凑巧”。“医院,所以不是‘儿科忙’的典型。”
截至目前,北京、天津、医院的门诊情况显示,流感的就诊人数已经开始降低。但是因为流感暴露出的看儿科看病难、儿科医生超负荷工作、儿科医生荒等问题,在今冬流感的冲击下再度成为社会和医疗界热议的话题。
就医理念加剧儿科紧张
为应对儿童患病高峰期,医院从1月初开始,增开晚上5点~9点时段的夜间特需门诊,面向非急诊患儿。1月10日下午5点,二楼内科普通门诊一结束,特需门诊很快就挤满了家长和孩子。一名带孩子来复诊的家长说,现在的病人数相比半个月前已经少了很多。
与此同时,一层的急诊候诊大厅人也多了起来。当天,急诊共安排6个内科医生、1个耳鼻喉医生和1个外科医生接诊。晚上8点左右,这里已经有多人在等待。
据医院急诊室的保安人员介绍,两周前,也就是年12月下旬是儿科急诊就医的最高峰,病人最多时“压号”有~个,一等就是一晚上,后半夜有些家长甚至带着孩子在诊室外面打地铺。
如果要讨论为什么流感季节儿科问题非常突出,母发光认为,一个刺激因素是,冬季是孩子生病的高发季节,除了流感还有肠道病毒感染也很多见,多重因素叠加,更显得儿科医生少。同时,另一个原因也很关键,即不少家长的就医习惯不科学,医院,特别是都要挂急诊。
“急诊是就医的一个绿色通道,一些紧急的、不处理就会造成严重后果的病,才需要看急诊。但是一些小孩一生病,家长就希望马上要看医生。”母发光说,“对很多家长来说,看儿科疾病全都是急的,没有什么急诊不急诊。”
面对心情急切的家长,即使分诊台护士认为孩子的病不必挂急诊,家长也会强硬地反对。同时,母发光发现,因为急诊挂号费便宜,有些家长白天上班,晚上带孩子来急诊看病,把急诊当成了方便门诊。“就像高速公路有应急车道,而医院的急诊,大家都堵在这儿。”
医院儿科医生高峥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