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有效的治疗社交恐惧症 http://www.zgbdf.net/baidianfengbaojian/kongjuzh/19236.html[提要]本书内容源自李辛老师在上海、北京、汉堡、柏林的多次关于儿童健康的专题讲座,涉及儿童健康与调理思路、儿童的精神健康、儿童的心理健康与教育等内容。
给孩子饱足的情感听众:这是我的孩子,他比较单薄,人倒是挺定的,但是很内向。他小的时候,为了他的个性问题,我都快得忧郁症了。我担心他有自闭,可能是我想得太多。李辛:他会怕黑吗?或者一个人睡觉会害怕。听众:现在还好,他小的时候会害怕。后来,我觉得作为成年人,需要把自己的焦虑放开,可能因为我焦虑太多,对他会有一种投射。李辛:不光是投射,和某些孩子见陌生人会腼腆一样,这其实是感应。比如我们跟某些人在一起,能够一下子放松下来,而跟另外一些人在一起,就会容易紧张。我们成年人会用意识来说服自己忽略这些,但孩子是以自己的内心在生活。李辛:他平常会很黏你吗?听众:特别黏。李辛:这时你会怎样做呢?听众:有时候让他黏一下,有时候让他走开。李辛:你让他黏的时候,心里面是想让他黏着呢,还是在想:太黏了,我不能惯着他。听众:确实有这个心态,因为他那种黏度很强,常常会有陌生人说:“男孩子这么大了不要再黏你妈妈了。”我对别人的建议已经算是抵抗力比较强的了,因为我觉得我的孩子跟别的孩子不一样,他可能这个阶段就需要这种情感多一点。因为他是早产,发育一直比一般的孩子要慢一点,虽然他现在长得这么高。其他听众:但是他智力特别超常。听众:也没有。但学习确实比较好。李辛:神质清的人智力通常会比较高。你的孩子在这个阶段还要给足他,这个部分是他的短板,不要考虑周围的杂音,如果你在他的童年期给他补足,他这个部分就平衡了。你是直觉很好的妈妈,平时和孩子相处的时候可以留意一下其中的变化。如同饮食在身体中的吸收和代谢,情感和爱这个部分,你给足了以后,也会转化成纯粹的能量,滋养和通畅他身心各个部分的需要。但如果这个部分不够的话,物质营养再丰富,他也可能表现得病恹恹的,精神上的不饱足可能会导致身体上的问题,也会导致以后很多选择上的偏差。从发展来说,不饱足的孩子到了10几岁的时候,可能会出现两种不同的现象--要不就是比较封闭自己,裹足不前;要不就是太容易投入感情的寻觅当中。而从小饱足的孩子,在情感方面,比较容易在一个平衡自然的状态。听众:以前我在比较焦虑的时候,跟我先生交流过这个问题,他认为孩子没有什么问题,他说如果你给孩子正确的引导,随着他年龄的增长,他会去看一些书,会得到一些精神上的力量。我先生也对儒家的这些学说比较感兴趣,他说孩子有自己的精神追求,有自己信仰的话,就不会有什么问题,他觉得我是过度焦虑。他们俩是同一类型的人,以前我不太了解他们这一类型的人,所以我会焦虑,后来我觉得我先生就是这样的人,所以他知道这样的孩子应该是一个什么样的发展状态吧。李辛:你先生说得很对,他的态度是非常正面和自然的。你只需要给予他,不要因为他现在的状态好像不够完美而过度焦虑。只要给他一个饱足的情感环境,然后让他慢慢长大,他会有很强的后发优势。教育的目的,不只是让孩子学会这些知识和学说,这些东西其实只是一些原材料和碎片,而最终这些东西需要我们精神的消化吸收,才能成为生命的养分。当孩子消化不了的时候,可以先不要给很多指导和要求,要跟着他的状态调整。最重要的是帮助孩子在10岁之前建立一个相对健康、饱满、稳定的一个精神结构,有了这个之后,他在长大的过程中能够平衡地发展他自己。心理学经常讲精神的发展,就是在内部发展出一套自己的程序来,而且这套程序还能继续升级、发展。当孩子像小猫一样黏你的时候,你就把自己当成一只大猫,安安然然地陪他,这样就能滋养他。不要去评价:这么大了还黏我,然后让他走开。这样并不能让他早点长大,你先训练这一点。听众:最近我在学习气功之类的方法。李辛:那你可以用观想来给自己的内心做更富足的准备。比如你可以每天在孩子睡觉的时候,观想一朵莲花给他。或者,虽然有时孩子不在你身边,但你可以观想你抱着他,这个很重要,是无形能量的传递和给予,现代的量子物理已经有大量的实验数据来证实它的存在。哪怕你现在在听课,你心里一想到他,他能接收到,特别敏感的孩子能感觉到,但不一定能意识到,但是对他会有效果。所以我们在任何时候,再忙都不要忙到忘掉自己,也忘掉了对你重要的人。再忙再累,都要把你自己和重要的人放在心里,这就是古代说的“神光照耀”。
作者:李辛
中医师,心身医学硕士。
师承国家级名老中医宋祚民先生。
现任上海自道精舍、杭州天首达脑科学研究所顾问、法国蓝之树学会顾问。
著有《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BacktothesourcesforaModernApproach》(瑞士,)
《儿童健康讲记:一个中医眼中的儿童健康、心理与教育》(立品图书,)
《经典中医启蒙:一个中医眼中的生命、健康与生活》(立品图书,)
《精神健康讲记:一个中医眼中的心身调试与精神发展》(立品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