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感冒病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捂捂捂脱脱脱冬天最适合宝宝的温度,真不是 [复制链接]

1#

天气越来越冷,

北方已经进入供暖季,

你家的温度是多少?

21?25?

妈妈A:“家里温度不能太高,室内外温差大,孩子容易感冒!”

妈妈B:“家里温度没有24度以上,孩子感冒了怎么办?”

妈妈C:“现在外面空气质量那么差,我家从来不开窗!”

妈妈D:“就算家里供暖我在家也给孩子穿着棉袄,孩子可不能冻着!”

......

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妈妈们到底该怎么办?

冬天虽然寒冷,但对宝宝来说,并不是室内越暖和越好,也不是宝宝穿得越多越好,而且不同阶段的宝宝也有不同的温度要求,所以说爸爸妈妈可得注意!

1新生宝宝对室温要求比较高

对刚出生的婴儿来说,自身的体温调节能力还不够,所以环境温度对他来说很重要。

冬天新生儿最适宜的室内温度是18-22℃,最低温度不要低于15度,最高温度最好不要超过25度。

1、室内温度过高对新生儿不利。有的宝妈总担心宝宝被冻着,或者觉得宝宝感到舒服的温度应该比大人感到舒服的温度要高,而把空调开到比较高的温度上,一来可引起新生儿皮肤蒸发大量汗液排除二散热,呼吸增快,带走水分,使体内水分不足,血液浓缩,而引起“脱水热”。

2、如果室温过低,可使新生儿体温不升,使新生儿皮肤及皮下脂肪变硬,发生新生儿硬肿症,而影响四肢活动和吸允。室温低还可能引起宝宝代谢功能下降,皮下血管收缩,诱发呼吸道疾病,而且宝宝睡觉的时候脱衣服,环境温度低容易着凉。因此,适宜的环境温度是新生儿保暖的基本措施。

2室内湿度对宝宝来说也很重要

很多宝妈对于房间内的湿度不是很关心,要知道,不管是空调还是暖气,使房间升温的同时也会相应的降低房间内的湿度,而湿度对宝宝身体健康的影响也是不小的。

冬季室内湿度保持在45%~55%是比较适宜的,妈妈可以买个湿度计挂在家里,时刻能观察到室内湿度。

如何给房间增加湿度呢?

1、在宝宝睡觉的地方放一个可以喷出暖雾的蒸馏器。有助于保持合适而恒定的相对湿度,尤其是在冬天,不少家庭装有中央供暖系统,这个蒸馏器完全可以起到保湿作用,而且蒸馏器规律的嗡嗡声会让宝宝睡得更香。冬天带着宝宝出去旅游时,也可以随身携带一个蒸馏器,特别是住旅馆的时候。

2、在宝宝房间放一盆水或者地上洒水。水可以滋润空气,如果宝宝房间太干燥,不妨在宝宝房间地板或者柜子上放一盆水,也可以往地板上洒一些水,这样做可以很好地调节宝宝房间空气干燥问题。

3、在宝宝房间放加湿器。室内空气加湿,可以通过洒水、放置水盆等方式进行,但最方便的还是使用加湿器。妈咪可以在加湿器里加几滴醋,能起到杀菌作用的。晚上在加湿器里滴入一些薰衣草精油,可以提高睡眠质量。不过妈咪要注意加湿器会增加患呼吸道疾病的可能性。

西柚提醒:

对于使用空调、电暖气、火炉取暖的南方家庭来说,不要将宝宝放置在空调正面,也不要让宝宝躺在电暖气或火炉2米以内的地方。

还有,根据宝宝睡觉时所穿衣服的厚薄选择合适的被子或毛毯,若感觉宝宝过热,总出汗,可只给宝宝盖一层夹被或毛巾被即可。

北方和采取空调制暖的家庭还会存在湿度问题,可买一台无粉尘加湿器来增加室内的湿度。

3出生天数不同室温不同

事实上,新生儿出生后环境温度比母亲子宫内温度要低,因而出生后,新生儿的体温明显下降。一小时内可降低2.5℃,如果环境温度适中,新生儿的体温可逐渐回升,达到36℃-37℃,这种最适宜的环境温度,通常称为适中温度或中性温度。

新生儿的中性环境温度常随体重及日龄的不同而不同。因此,室温的控制需要随着宝宝的出生天数而调节。

出生24小时:裸体所需要的最适合环境温度为31~34℃。而体重较小的未成熟儿所要求的温度就比足月儿高,为33~34℃。

出生2天:第二天以后逐渐降至22℃-26℃。早产儿的室温要求比正常儿的要高一些。

出生3-5天:一般新生儿出生后3-5医院回到家中,因此这时新生儿房间的温度保持在20℃-22℃为适宜。

4如何打造舒适的环境

给宝宝打造一个舒适的环境,从温度、湿度上都要下功夫。

妈妈们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暖气、火炉、取暖器:在北方或者冬季,使用暖气、火炉等取暖,保暖效果明显,但必须保持室内通风。

2、窗户:保持通风,新鲜的空气和阳光对新生儿的健康至关重要,每天定时开窗,只要避免对流风即可。天气好时,还应抱宝宝到户外活动。烟气、煤气尽量不要污染室内,否则易引起新生儿呼吸道疾病。

3、空调:常用的有空调,可随需要来调节温度。当环境温度升高时,新生儿的体温也会升高,因此,夏季出生的新生儿,室温也应予以控制在20℃-22℃。通常可用空调、电风扇等方法,但应避免将风直吹新生儿,可采用微风吊扇较为适宜。

4、空气增湿器:无论采用那种方法取暖,都会使空气干燥,因此,要保持一定的湿度,一般在50%左右。如果家里是使用空气加湿器的,为防止水中绿脓杆菌滋生而污染空气,妈妈要注意每日换水,最好注入纯净水或冷开水。

5不要给宝宝穿太多

中国家长似乎都对孩子穿衣服很执着,总感觉孩子会冻着,特别家里的老人,非常害怕孩子着凉。

研究已经发现,睡眠环境温度过高会增加婴儿猝死综合征(SIDS)的风险。

据显示,在气候较冷的月份,婴儿发生SIDS的几率会更高,不过却不是因为冷,而是由于孩子睡觉盖得太多。

几乎所有的权威医疗机构都建议,不要给宝宝盖过于厚重的被子,也不要让宝宝戴着帽子睡觉,以免妨碍他们身体散热。

孩子自带供暖装置,真的不用穿太多!

美国儿科学会的建议,当气温高于24℃时,婴儿(一岁以内)只需要比大人多穿一层,温度低于24℃时,婴儿才需要多一些衣服来保暖。

这个方法听起来比较复杂,其实用手摸后背和脚趾就可以判断宝宝的冷热。

如果孩子的后背、胸口或肚子摸上去是温暖的,就说明宝宝穿得很合适。

如果脚趾是暖的,身体也是暖的,就说明可能穿得稍微有点多了;即使宝宝的脚趾是凉的,只要后背是暖的,衣服也是刚刚好,不必增减。

如果孩子已经脸颊发红、身上出汗、呼吸变急促,这就是明显的发热症状,需要减少衣服。

就算孩子是因为感冒发烧出现了这些表现,也应当减少衣服。捂汗不仅不能让感冒好转,还非常危险。

不少家长习惯通过宝宝的手和脚来判断冷热,这样不够准确,因为很多时候宝宝就算不冷,有可能手和脚摸上去也是凉的。

一岁以后孩子调节体温的能力增强,可以穿与健康成人差不多厚度的衣服,活动量大的孩子甚至可以比大人穿得更少一些。

6保持通风、常常出门也很重要

有的宝妈会忽略冬天也要勤开窗通风这件事,还有的宝妈会觉得,冬天尽量不要出门,待在室内更健康。这两种想法也是不对的。新鲜的空气对宝宝来说很重要,在空气好的时候应该注意打开窗户透透气,否则室内氧气和二氧化碳比例不足,对宝宝来说也不是好事。

好天气还要带宝宝出去走走,晒晒太阳,一岁之后的宝宝也要多进行室外锻炼,这样能帮助宝宝提升自己的抵抗力,减少生病的几率。

7小心捂热综合症

17年2月15日,医院重症医学一科,2个月大的双胞胎姐姐小天(化名)被诊断患上捂热综合症,爸妈无奈只能放弃治疗。

在与家长的询问中,家长称当时小天睡在大人中间,三人盖着一床大被子,孩子头并没有埋在被子里,大人没注意到这样会对孩子造成影响。后家人感觉孩子过于安静,查看发现,小天躺在被子里,大汗淋漓,皮肤偏灰色。察觉不对劲,家人赶紧医院。在送医途中,小天出现了抽搐的状况,医生测体温后发现有41℃。

捂热综合症会导致多器官功能衰竭,脑损伤,持续惊厥可能遗留严重的神经系统后遗症。15日凌晨1点,经过24小时的治疗,家长考虑再三后,最终决定放弃治疗。

再次强调!手脚凉不代表宝宝冷!

只要把一个手指(建议用食指,感觉更灵敏精确)从孩子后衣领处伸进上背心部,左右横扫一下,如果手指感觉温暖舒适,说明孩子衣服够了;

如果觉得有发烫感,甚至有湿润感,说明孩子出汗了,衣服穿多了;

如果手指感觉不够温暖,就说明孩子衣服不够,要加衣了。

8别捂!耐寒训练,增强体质

在日本,宝宝从小就接受“冬季耐寒训练”,并全员参加“冬季持久走大会”,也就是穿着短衣短裤,甚至光着脚在雪地里跑。

即便在韩国,每年冬季,韩国海*退伍*人会组织从小学到大学的学生们参加3至14天的冬季训练营,赤膊光膀在雪地打滚是必修课。

我们邻国的耐寒训练未必完全适用我们,但是我们还是可以适当锻炼一下孩子的耐寒能力,对于提高孩子的抵抗力是有帮助的。

比如:

不要给宝宝穿太多,宝宝的穿盖要比成人少一件或者一样多最为合理。

适当让宝宝进行空气浴,把宝宝的身体裸露在冷的空气里,刚开始只要换衣服的那一点时间就够了,之后暴露面积、暴露时间科学地逐渐增加,增强宝宝对寒冷的适应能力。

在冬天可以逐渐用冷水给孩子洗手、洗脸,让他们习惯。

坚持户外活动。下雪的时候,还可以带孩子们在雪地上玩雪,打雪仗、学习溜冰。在寒风中,适当地露露头、颈、手、脚,接受寒冷的刺激,慢慢地宝宝的抵抗力和适应能力得到了提高,就会变得不怕冷、不容易生病。

抗寒能力是预防感冒和呼吸道疾病的重要环节。

9强调!宝宝保暖的注意事项

1、宝宝的衣被:宝宝的衣服、被子最好选用新棉花和柔软舒适的棉布制作,以保证良好的保暖性。在穿着或包裹前要事先在暖气或炉火上预暖。

2、环境温度:秋冬季较为干燥,应注意室内的湿度,一般应保持在50%左右。可以利用加湿器来增加室内湿度。

3、宝宝洗澡:当环境温度低时,不要把新生宝宝放到浴盆中洗澡,可以一部分一部分洗。可先洗头,洗完后用干毛巾擦干,带上一顶小布帽,再洗颈部、腋窝、肘窝,当上身洗净后,穿上上衣或用浴巾裹住,接下来洗腹股沟、臀部、下肢,用流动水清洗宝宝的私处。

洗完后,不要马上让宝宝睡觉,这样容易感冒,最好是和宝宝活动一下。也不要马上喂奶,洗澡时皮肤血管充血,血液重新分配,胃肠道处于缺血状态,马上吃奶不利于消化吸收。另外注意,洗澡时周围不要有空气对流,室内温度最好在24℃以上,喂奶后2小时洗澡,以免出现溢乳。

4、宝宝换尿布:新生儿排尿很勤,更换尿布次数较多。由于尿布的温度低于宝宝的腹部温度,应注意不要把尿布放在宝宝腹部,以免腹部受凉。有条件的话可以事先在暖气上把尿布预暖再行更换。

5、使用睡袋:宝宝晚上睡觉时较为多动。父母要随时查看,注意不要让宝宝的头部和脸部翻到被子底下,以至引起窒息。使用睡袋保暖之余也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

更多精彩内容长按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