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感冒病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如何让感冒远离流感季 [复制链接]

1#

从昨日始

日照的最低气温跌至零下

不知道各位小伙伴的秋裤都穿好了吗?

这天气一不小心就容易感冒尤其是小朋友、老人等免疫力较低人群这个时候预防工作就非常重要啦

流感季,翠湖佳园北三区社区卫生服务站的乔红梅大夫和李宗芳大夫带着她们的“小秘籍”来啦!

针灸作为传统中医理疗技术对流行性感冒的治疗和预防有其独特作用,乔红梅医生推荐防治流行性感冒方面可以选择穴位保健、艾灸两种方式。穴位保健可以通过针刺、指压:调畅气血,扶正祛邪,和谐情志。虚症则用补法针刺,实证用泻法针刺。艾灸则可灸足三里、大椎,或隔姜灸神阙穴,每次15-30分钟,每日一次,连续3-7天,可预防感冒。同时避瘟香囊可以配合针灸稳固其作用。

中药则对流行性感冒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李宗芳医师针对几种常见的情况给大家推荐了几种中药配方:

(1)邪热犯卫

症状:发热恶寒或未发热、咽红不适、肌酸乏力、或轻咳,舌淡红,舌薄,脉浮数。

治法:疏风解表,清热解*

参考方药∶金银花18g、连翘15g、竹叶9g、荆芥6g、薄荷6g(后下)、桔梗6g、牛蒡子9g、芦根18g、炒杏仁9g、生甘草6g。加减∶咳嗽明显者,加苦杏仁9g、前胡12g;咽痛者,加玄参15g、锦灯笼9g;伴有恶心、呕吐者,加用紫苏叶12g、炙枇杷叶12g。中成药∶连花清瘟颗粒、疏风解*胶囊、蓝芩口服液、复方西羚解*胶囊(片)等。儿童可酌情选用小儿解感颗粒等。

(2)风寒束表

症状∶发病初期,恶寒,发热或未发热,无汗,身痛头痛,鼻流清涕。舌脉∶舌质淡红,苔薄而润,脉浮紧。

治法∶辛温解表

参考方药∶炙麻*6g、炒杏仁9g、桂枝6g、葛根15g、羌活9g、紫苏叶12g、甘草6g。加减∶咳嗽咳痰者,加前胡12g、紫苑12g、浙贝母12g。

中成药∶葛根汤颗粒、荆防颗粒、三拗片、感冒清热颗粒、正柴胡饮颗粒等。儿童可酌情选用小儿柴桂退热颗粒等。

(3)热*袭肺

症状∶发热、咳嗽频剧、痰粘稠或*或有血丝、咽喉肿痛、口渴、目赤、恶心呕吐、腹痛泄泻或便秘,舌红或绛,苔*或腻,脉滑数。

治法∶清肺解*

参考方药∶生麻*6g(先煎去沫)、炒杏仁9g、桔梗12g、生石膏30-50g、*芩12g、金银花30g、连翘12g、蒲公英30g、沙参12g、生甘草6g-

加减∶痰*黏稠量多者,加竹茹12g、浙贝片15g;痰中带血者,加用白茅根15g、小蓟12g;大便秘结者,加瓜萎18g、大*9g。

中成药∶清解退热颗粒、痰热清胶囊、蒲地蓝消炎口服液、清开灵颗粒等。儿童可酌情选用小儿肺热咳喘口服液等。

(4)气营两燔

症状∶壮热、咳嗽气急、胸闷喘促或胸胁胀痛、烦躁不安、甚者神昏谵语、口渴欲饮、溲赤、便干,舌红绛,苔*,脉细数。

治法∶清气凉营

参考方药∶水牛角24g(先煎)或羚羊角粉1g(冲服)、玄参12g、生地15g、麦冬12g、金银花30g、连翘15g、*连9g、栀子12g、赤芍9g、丹参12g、瓜萎18g、生甘草6g。

加减∶高热神昏者,可加安官牛*丸1丸;胸闷喘促者,可加桑白皮15g、葶苈子9g;口干欲饮者,加芦根18g、玄参12g。

(5)内闭外脱

症状∶胸闷气促,喘憋鼻煽,呼吸困难,神昏、烦躁,汗出肢冷,舌质紫暗或有瘀点,苔厚腻或燥,脉浮大无根。

治法∶益气固脱

参考方药∶生晒参9g、黑顺片(先煎)9g、山萸肉15g-水煎汤送服安省牛*丸或苏合香丸1丸,1日2次;必要时可日服2剂,每6小时口服1次。也可鼻饲或结肠给药。

(6)气阴两虚

症状∶倦怠乏力、口干、多汗、食欲欠佳,舌红苔少,脉细无力。

治法∶益气养阴,健脾和胃

参考方药∶淡竹叶9g、生石膏15g、*参15g、麦冬15g、粳米30g、炙甘草6g。

加减∶乏力汗出多者,加*芪12g、白术12g、浮小麦15g;不欲饮食者,加炒六曲12g、山药12g、炒麦芽12g;口干者,加玄参12g、石斛12g、五味子6g。

中成药∶金贝口服液、肺维康颗粒等。

中药的煎服也有一些注意事项:

1.煎药用具∶尽量使用砂锅、搪瓷、玻璃、不锈钢具,忌用铁、铝、铜器。

2.先将中药用冷水浸泡30分钟,加水量一般超过药面2-3厘米。

3.根据不同药性选择煎煮时间,(头煎)先用大火(武火)煮沸,再用小火(文火)保持沸腾(芳香解表类药物5分钟左右,其他药物15-20分钟)倒出。

4.(二煎)再次加水,刚浸过药面即可。大火煮沸,再用小火(文火)煎煮同头煎。

5.若有特殊用法的药物,注意药物的特殊用法,如先煎、后下、包煎、冲服等。

6.两次煎出液混合后分成两份服用。

7.每日一剂,煎二次(头煎、二煎),早、晚各服一次;重症病人日三服。

8.饭后30分钟服药或根据病情不拘时频频服用。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