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感冒病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卢医庙探究 [复制链接]

1#
儿童白癜风该怎么办 https://m-mip.39.net/baidianfeng/mipso_4411731.html

卢医庙探究

周鹏桢

河南省镇平县县城西北25公里有一卢医镇,镇中心有一座卢医庙。此庙因何称卢医庙,需考证一番。

卢医其人

要说卢医,先说扁鹊。

扁鹊,生于公元前年,逝世于公元前年,祖籍渤海郡,姓秦氏,名越人。

扁鹊医术高明,名声传于诸侯各国。因他治病救人,很像给人带来喜讯的喜鹊,所以人们又称他为扁鹊。

既然时人称其为扁鹊,又何来卢医之名?

扁鹊只是世人对他的尊称。因其生于卢地,人们又称他为卢医。

扁鹊学医于长桑君(战国时神医),尽得其医术禁方。

扁鹊反对当时流行的巫术治病,应用砭刺、针灸、按摩、汤液、热熨等法治疗疾病。他创立了望、闻、问、切中医诊疗手法,奠定了中医临床诊断和治疗手法的基础,被尊为医祖。他擅长各科,遍游各地,随俗而变。在赵国为“带下医”(妇科),至周国为“耳目鼻痹医”(五官科),入秦国则为“小儿医”(儿科)。《史记·扁鹊仓公列传》《战国策·卷四秦二》里有他的传记和病案,并推崇他为脉学的倡导者。据《汉书·艺文志》记载,扁鹊有著作《内经》和《外经》,可惜均已失传,仅有《八十一难经》流传。

扁鹊云游各国,为君侯看病,也为百姓除疾。

他路经虢国,虢国的太子死了,正要下葬。扁鹊问明了太子病情后,断定太子未死,先用针刺疗法,一会儿太子醒来,又把药物敷在太子肋下,一会儿太子就站起来了。

韩非子的《扁鹊见蔡桓公》记载:公元前年,扁鹊来到蔡国。他见到桓侯后发现他有隐疾,“不治将恐深”。但桓侯自信傲慢,不听扁鹊劝告,反而以为扁鹊:“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尽管扁鹊先后四次劝告,但桓侯终不听,隐疾却日益严重,以致“病在骨髓,司命之所属,无奈何也”,后“遂死”。好在扁鹊预见桓侯“遂死”,恐桓侯病情终不治而迁怒于他,“遂逃秦”,躲过一劫。

公元前年,秦武王在与武士们举鼎比赛时伤了腰部,疼痛难忍,吃了太医李醯的药,不见好转,反而加重。武王传令扁鹊入宫,扁鹊推拿几下,武王感觉好了很多。再让武王服了一剂汤药后,其症状完全消失。武王大喜,欲封扁鹊为太使令。李醯听说后,便派人把他杀害了,时间是公元前年农历三月初三,是年扁鹊97岁。一代神医,死于小人之手。

卢医庙的前世

公元前年,扁鹊行医至宛西伏牛山。他以山川为药库,以爱人之心为动力,悬壶济世,曾在现今卢医镇一带居住7年之久,也就是说,扁鹊去世前,一直在卢医镇一带行医,最著名的传说是给韩氏女巧起喉针、救苏氏媳妇难产、捉水蛭治愈赵庄主疑病。总之,他治好了许多百姓的顽疾,为百姓解除了痛苦。

扁鹊遇害,百姓痛惜。感其恩德,有名士季梁担纲,在附近小山丘上建了“游医庙”,专门纪念他。

岁月飞逝,当地百姓并没有忘记这个曾为众多病人解除病痛的神医,到了明洪三年,由韩员外主持,在严陵镇河洛庄(即今址)大规模扩建,并改“游医庙”为“卢医庙”。现存于卢医庙的一块古代碑文上记载:卢医庙始建于明洪武三年(公元年),是为纪念古代名医扁鹊而修建,原“游医庙”迁建后改名为“卢医庙”。后经明成化十九年、嘉靖甲辰年两次扩建,于明隆庆元年初具规模。至今已有年历史。

卢医庙原占地20亩,以卢医庙大殿为中轴,左右对称,前后延伸。庙前建有戏楼,后有娘娘殿,东有关帝庙,西有道长楼、藏经阁、大斋堂和仓房院等。宫殿式建造,梅花型布氛,一殿一院,院院相同。庙宇与绿林相融合,威武壮观,秀丽雅致。每年清明举办庙会,方圆百里的商贾和百姓云集于此,人流如潮,香火缭绕,延续几百年而不衰。

因卢医庙声名远播,卢医庙庙名遂替代了该地原严陵镇地名,成为卢医镇。

卢医庙的今生

古庙建筑群历经风雨和劫难后,如今仅存大殿一座,廊房两排,古柏一株,残碑数块。

现在人们来到卢医庙,首先看到的是庙前的“八”字墙。东边是碑文碑墙,碑文记述卢医庙的身世变迁。西边碑墙为著名作家二月河题写的“悬壶之祖”四个大字。庙门为穹门,上面有四个古韵十足的大字:卢医古庙。

大门西侧有一石碑,碑文刻有“河南省重点文物”,时间是年2月22日,河南省*府立。

进卢医古庙,首先看到的是大殿。大殿外观为宫殿式风格,筒瓦拱顶,五脊六兽,檐牙飞翘,风钟悬挂。大殿高一丈九尺,为砖木结构,圆木杰柱,九架九檩,梁方粗壮,三层方檩托椽。

殿内雕梁画栋,正厅供扁鹊和孙思邈的神像,东侧从上到下依次为神农氏、张仲景、葛洪,王叔起、李时珍名医塑像,西侧从上到下依次为岐伯、华佗、陶弘景、朱丹溪、吴有可名医塑像。内壁绘有“扁鹊见蔡桓公”“张仲景坐堂行臣”“孙思邈坐虎针龙”“华佗刮骨疗骨”等壁画。从供奉这些塑像和彩绘图像可以看出中国人的“兼容并蓄”“中庸和谐”“敬而有道”思想,凡是为人民作出过贡献的人,人们不会忘记他,有机会就纪念他。

院内有古柏一株,为明代迁建卢医庙时所植,已有六百五十多岁了。古柏历尽沧桑,在人们心中已然成仙。每逢传统节日,总有人上香祭拜。

站在古柏之下,仰望其苍劲挺拔的身躯和倔强的虬枝,一股跨越风雨、历经岁月磨难、与厄运争斗的悲壮和顽强精神油然而生,让人顿时感慨不已。

时逢今日盛世,卢医庙香火更盛,卢医精神永垂后世。

(年11月12日)

作者简介:周鹏桢男,信阳师院中文系毕业。中国电影电视剧创作中心第一届学员,现为镇平县作协副主席。用笔名分别于年春在《故事会》发表故事《夜斗》、年3月在《河南日报》发表中篇小说《遮山炮声》。另有长篇小说《遮山炮声》、电影文学剧本《新来的县委书记》、话剧《庭院深深》、戏剧《路遇》问世。年出版诗集《岁月的烙印》。年创作电影文学剧本《再婚进行曲》、小品《再生》。年创作电影文学剧本《高三啊高三》。年3月创作电影文学剧本《二龙山传奇》。年创作中篇小说《山娃》。偶有灵感,创作诗词歌赋三百多篇,尚未出版,代表作"周氏三赋"即《镇平赋》《石佛寺赋》《小草赋》。

主编:孙宗信副主编:李华凌张瑞敏周鹏桢曹向辉责编:谭庆芝马龙珠裴雪杰来稿要求:禁止一稿多投,文责自负。初次投稿:附作者姓名、个人简介、生活照一张。投稿邮箱:zpxzjxh

.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