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看到这种“特别”的妈妈。她们十分强势,脾气很大、气势汹汹,经常在家里说一不二:
“把电视机关掉!”
“不许玩手机!”
“考试在不及格,就打断你的腿!”
“你敢出去玩试试?”
这类妈妈普遍具有强烈的主见,脾气大,控制欲望强,我们把这种在家里喜欢做“女王”的妈妈称之为强势妈咪....强势母亲的行为表现为:1)所有人必须按照自己的要求生活和做事2)监视小孩的一举一动,对其行踪和行为了如指掌。3)对孩子的任何事情都要横加干涉,必须亲自过问和安排。
这样的母亲会对孩子造成怎样的影响呢?
奥地利著名的心理学家阿德勒有个精彩的论断:“假如母亲较富于权威性,整天对着其他人唠叨,女孩子们可能模仿她,变得刻薄爱挑剔。男孩子则始终站在防御对地位,怕受批评,尽量寻找机会表现他的恭顺。”记得电视剧《虎妈猫爸》中,由赵薇出演的妈妈毕胜男就是一枚“强势妈妈”,各种独断专行就不说了,她完全是按照自已的臆想去教肓女儿茜茜。这位极度渴望孩子*成凤的虎妈,最后不仅和女儿关系紧张,与丈夫的感情也出现了种种问题。记得我有一位长期生活在强势母亲控制下的女性朋友曾经跟我说:“我觉得最悲哀的事情,就是我将自己活成了母亲的样子。我忍不住发脾气,控制欲强,我真的很讨厌我自己。”网友也有类似的情况:
强迫孩子做违背自身意愿的事
之前在网上看到这样一则活生生的案例,主人公是一枚女孩,简称L。L的妈妈在家中很强势、占主导地位。记得小时候L性格开朗活泼,喜欢交朋友。但L的妈妈却喜欢干涉孩子的交友自由,假如妈妈不喜欢这个人,回家就会警告L不许跟她们来往。L只好找爸爸求救,可是性格懦弱的爸爸对妈妈的行为无动于衷,还要求L不要惹妈妈生气。渐渐地,L的性格变得越来越孤僻、独来独往,浑浑噩噩地过着大学生活。毕业那年,L遇到一个男孩,情投意合,但这个男孩家庭条件不好,L知道妈妈一定不同意。L与男孩在一起三年,自己决定领了证、有了身孕,心想母亲会被迫接受了吧。没想到,母亲的反应让她难以预料,最过分的是竟然偷偷给L下了堕胎药。就这样,他们相处了三年的感情和一个无辜的孩子葬送在L的母亲手中。从此,L的精神就出了问题,也不再与人交流。本来一个阳光开朗的L,在强势母亲的管制下,最终毁掉了一生。妈妈们,强迫孩子做违背自身意愿的事,即使身体上是服从的,但心中会越来越逆反。也许妈妈们的初衷是爱,但强势的结果肯定是“害”。并且孩子一直活在父母意愿之下,很容易成为退缩不前、缺少活力和创造力的人。除此之外,孩子缺乏自主权、容易叛逆、霸道执拗、很难融入集体,甚至让孩子的一生罩上悲剧的色彩,都是家庭中有一位“强势妈妈”所带来的负面影响。
做温和快乐的妈妈很重要
孟母三迁、岳母刺字我们早已耳熟能详。并且还有东晋陶母、北宋的欧母,她们并称为中国古代“四大贤母”。提到东晋陶母,还真的不得不说,她家儿子能一生仕途功成名就,还真的就是拼妈拼出来的。陶母用织布机教会儿子:男儿当自强,要想打破阶层固化的圈子,还得逐步优化身边的人脉圈子;用一坛腌鱼指点儿子:清白做人,廉洁为官;母亲艰苦生活的日子,让陶侃明白生活不易,正直爱民,珍惜粮食。曾有人评价陶侃:机神明鉴似魏武,忠顺勤劳似孔明。也有人评价:“坚固贞正,足以干事”。世人皆叹曰:“非此母不生此子。”陶母湛氏,就像我们千千万万普普通通的妈妈一样,拼不了高学历、拼不了高颜值、拼不了大智慧、拼不了钱多多,但她们拼得起以身作则,拼得起以礼待人,拼得起以诚服人。美国心理学家弗洛姆说:“婴儿无论从身体还是心理上都需要母亲的无条件的爱和关怀。母亲的作用是给予孩子一种生活上的安全感。”作为妈妈,更多的应该是用关爱、柔软、细致、温暖去丰富孩子的心灵、激发孩子的情感发展。不健康的家庭氛围里培养不出健康的孩子,让孩子走自己的路,学会与社会交往,学会与世界相处,不依赖任何人,积极融入学习和社会,才是一个健康正常的人格。如果你也是一位强势的妈妈,请将“强势”化为温柔而绵延有力的水。正确指引孩子、适当地放手,其实是在给孩子一片蓝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