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所活动微播报乐享乡村生活 http://www.colorpavilion.com/yhyxx/11105.html还有4天,我们就会迎来第34个教师节。我们在一生中总会遇见许许多多的老师,他们敬业乐群、爱生如子,他们坚守岗位、无私奉献......今天,小编带你走近10位“年内*县最美教师”,听听他们的初心与感悟。
01
内*县最美教师—胡雪焕
胡雪焕
特殊教育学校
内*县最美教师
她在特殊教育学校任教已历五个春秋,经历了一个姑娘老师到妈妈老师的角色嬗变,她像妈妈为孩子穿衣叠被,擦屎刮尿,为了让听障孩子一个发音,智障孩子一个动作,她嘴裂舌破,腰疼腿酸,但“孩子虐我千百遍,我待孩子如初恋”。为了让天使插上飞翔的翅膀,为了让孱弱的双肩变得坚强,她仍然青春无悔,守望成长。
胡雪焕寄语——
至诚坚守花开有声
她叫胡雪焕,手语翻译专业毕业的她于年被选聘为内*县特殊教育学校教师。五年来,她以校为家,一直担任学校的班主任工作。作为一名特教老师,她早已完成了从教师到妈妈的角色转换,每一天她都履行着妈妈的职责,哄孩子睡觉、帮孩子清理大小便,手把手教孩子穿衣吃饭,整理内务。用青春热血浇灌这些先天不足的幼苗,守望着他们的成长。
班里有个叫月月的女生,患有听力残疾。为了让她僵硬的舌头灵活起来,胡雪焕每节课都要带着她做舌体操,老师的嘴角经常被磨到干裂。为了能更好地利用月月仅有的残余听力,胡雪焕每节课都必须一遍又一遍大声的示范。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两个学期的艰苦训练,小月月终于喊出了“爸爸”和“妈妈”,这一刻,让小月月的父母相拥而泣。
小伟是一个患有脑瘫的孩子,常常因此而自卑。几年来,胡雪焕视他如亲人,不断地坚持给他做康复训练,手把手教他穿衣叠被、购物、做饭,在胡老师的鼓励指导下。年小伟荣获全国特殊学校手工比赛并取得了一等奖。
02
内*县最美教师—晁慧芳
晁慧芳
东庄镇二中
内*县最美教师
朝朝暮暮,与生携手,化苦为甜,培育桃李无数;花谢花开,大爱无言,割舍亲情,倾心教育数十载;你把对教育的爱,对学生的情,镌刻在灵*深处,落实在一言一行。
晁慧芳寄语——
用爱坚守,倾心教育
年9月我当选河南最美教师、11月担任学校校长后,深感自己的责任重大。经过思考,我决定从改善办学条件,培养更多乡村最美教师入手,把学校办成新时代孩子向往,家长满意的学习乐园。
她又是学生心中的年轻“老班”。因为她总是能化身为班级的一员,与学生谈笑风生,在轻松的氛围中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又不着痕迹地解决学生的各种问题。
班里的学生袁雪珂刚入初中时,连续两天都哭着说肚子疼要请假,她凭借自己多年班主任的敏感,发现原因是不适应新环境而无心学习,不愿住校。为了学生的面子她并没有点破,而是牵着雪珂的手在校园里漫步,介绍学校的历史,老师和学生之间的趣事,并且丢下年仅三岁的小女儿陪她在学校寝室住了整整七天!
为了心中深爱的教育,她一人挑起三个班的语文、书法和阅读课;为了心底挚爱的班级,狠心让女儿独自去新学校报到,不能在重伤住院的老父床前尽孝!“老班”称谓诠释了曹老师对事业和道义的坚守,因为教师责任重,未来路很长。
03
内*县最美教师—司宪周
司宪周
城关镇第五小学
内*县最美教师
他是一位从小因病致残的教师,38年来,他拖着一双残腿,面对世俗异样的目光,丈量着家庭和学校的距离,在他的世界里,教育教学是生命的全部。失子之痛,再次摔伤,繁杂的家事,没有羁縻他工作的脚步,爱生如子,爱校如家,身有十分劲,不用九分九,用忠诚书写人生精彩。
司宪周寄语——
用平凡筑起人生的崇高
他叫司宪周,中共*员,三岁时因患小儿麻痹症,落下左腿残疾。年高中毕业就参加了教育教学工作,在神圣的三尺讲台,他从民师到转公,从包班教学到科任教师,一站就是三十八年。
他爱生如子,去年冬天的一天上午,他正在办公室备课,忽听到外面有学生在喊:“司老师司老师,XXX又屙裤子了……”他顾不上考虑,抓起一沓报纸和用过的旧毛巾就往外走。到厕所一看,这孩子可能是受了凉拉肚子,弄得裤子里到处都是粪便,他先是用纸为孩子擦净,然后把毛巾给孩子垫到裤子里,收拾妥当后才给家长打了电话。在他的教书生涯中象这样的镜头经常重演。他常说,老师为长,哪能嫌弃孩子?
他爱岗敬业,年11月,他和师生一起清扫积雪中,不慎将腿摔伤,医院治疗十多天,打上石膏,他柱着双拐坚持到校给学生上课,。他是妻子眼中的“忙”丈夫:由于他经常早起晚归,妻子少不了“唠叨”,他也理解,因为儿女都是妻子一手带大的,家里的责任田是妻子起早贪黑耕种的。他每天七点半前到校,除正常担任数学课外还负责全校师生的安全教育及卫生工作,他带领学生清扫垃圾,化解孩子间的纠纷,为受伤学生消*包扎,常常亲自动手清理厕所。在他的生命里,工作就是他的全部,身残不缺失责任。
04
内*县最美教师—*玲
*玲
梁庄镇一中
内*县最美教师
20年来,*玲老师有着一颗赤子般的阳光心态,她深爱着教育热土,以教为乐,寓教于乐,教育培养了一批热爱生活,阳光向上的孩子。她诲人不倦,甘做人梯,为青年教师的成长搭桥铺路,书写教育的不老传奇。
*玲寄语——
诗意地栖居,幸福地守望
在内*县梁庄一中的校园里,常会看到一位中年女教师漫步校园,神采奕奕。她就是*玲老师。二十多年来,梁庄一中在她的眼里充满诗意。
她把自己火热的青春献给了她深爱的这片热土。因为热爱所以坚守,因为热爱所以快乐,她以校为家,将“爱岗敬业”演绎到极致,清晨陪学生朗朗读书,白天进教室倾心教学,晚上在住室写心得。据统计,李老师所写文稿已有数百篇,多达一百五十多万字,多篇文章获得省市级论文奖。三点一线的教学生活从来没有让李老师感到疲倦,反而乐在其中。一届又一届的学生在她的影响下,也都变成了热爱生活热爱学习阳光向上的孩子。
李老师不遗余力,手把手地帮助刚参加工作的年轻老师设计教学环节,教她们如何上课:手把手指点特岗教师郭振华参加县级赛课,积极鼓励语文教师参加优质课比赛,在她的激发与带动下,多年不讲优质课的乔素清老师重返教坛,再展雄风,一举获得年语文学科县级优质课一等奖。
李老师用阳光般的热情,在她钟爱的三尺讲台上,诗意地栖居,幸福地守望,书写着教育的不老传奇。
05
内*县最美教师—史艳敏
史艳敏
中召二小
内*县最美教师
她是老师妈妈。为了学校的留守儿童,她把家搬到学校,为孩子缝衣、喂药、就医,陪伴最后一个孩子离去,持之以恒,无微不至。当她入家推门的时候,面对的是嗷嗷待哺、盼母不归的一双儿女。舍小家为大家,大爱无疆。
史艳敏寄语——
爱生如子,今生无悔-做妈妈老师
一位作家曾说过:“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史艳敏老师一直在农村小学任教,为了更好地照顾班里的留守儿童,她选择了住校。她对家长们说:“请放心,你们把孩子交给老师,老师就是他们的妈妈!”
努力让自己足够优秀
给孩子缝衣服、量体温、抹药水,医院……这些都成了这位妈妈老师的职责。放学后,她就留在教室,直到最后一位同学离开教室。深夜,学校只要有一盏灯还亮着,那一定是史老师的房间。
努力给孩子最好的教育
一天下午放学,一位学生发烧了,孩子的父母在外面打工,爷爷奶奶身体又不太好,史老师医院。检查、取药、打点滴。
努力传播教育正能量
回到学校已是深夜,她推开门看到儿子已经睡着了,两条腿垂在床沿上,冻得冰凉。女儿趴在学习桌上也睡着了,脸下面的练习本上画着好几个问号,上面还放着一张纸条,写着:如果妈妈不是老师多好啊!她的泪水刷的流了下来。
她在心里说:是妈妈对不起你们,但学生们也是妈妈的孩子啊!
史老师用炽热的爱去点燃这“红烛”的事业,用爱的雨露去滋润祖国的花朵。没有她“舍了小家”“顾了大家”的无私,哪有满园桃李的芬芳!
“爱生如子,今生无悔!”是史老师对自己许下的诺言。
06
内*县最美教师—石俊娜
石俊娜
宋村一中
内*县最美教师
她任教在路遥地僻的宋村一中,但她地偏不辍志,简陋不缺责。她把问题学生当孩子,生活上无微不至关怀,学习上手把手指教,精诚所至,金石为开,扶差济弱,化茧成蝶,创造出了化腐朽为神奇的典型案例,赢得了县模范教师、师德标兵的无尚荣光。
石俊娜寄语——
用爱坚守“无悔的选择”
石俊娜老师的爷爷曾是宋村乡教育战线的一名老教师,从小就受爷爷的影响,立志长大后要当一名老师,歌曲《长大后我就成了你》就是她的现实写照。
宋村一中条件艰苦,教师住房曾十分紧张,与学生吃住在一起,上课的教室也十分简陋,谈不上高大上的多媒体教室,就一支粉笔、一张嘴而已。去年,她接了新初一,班里有个孩子上课纪律松懈,5分钟都坐不住,爱与同学打架,石俊娜老师及时与家长联系,得知他父母常年外出打工,缺少家庭母爱,为了孩子健康成长她时刻关心照顾这个孩子,表扬他的勤劳能干,懂事孝顺,课余时间给他补习功课,慢慢地同学们开始接纳他,性格变得开朗了,学习成绩也有了提高。宋村乡偏僻路遥,令不少同行望而却步,石老师家在安阳,抛家别子,但她常说“越是艰苦的地方,越能锻炼人”。令她兴奋的是如今的宋村一中教师周转房、办公用房正在建设中。
从教六年来她潜心钻研教材,反复研讨新课标,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观念,借鉴优秀的教学方法,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和业务水平。教学成绩斐然,多次荣获县优秀教师、县师德标兵称号!
教师职业虽平凡,但她不甘平庸;生活虽清贫,但她始终用坚强恪守“无悔的选择”。
07
内*县最美教师—陈瑞红
陈瑞红
田氏一中
内*县最美教师
不做庸师,要做专家型教师是她当教师的初心。20年来,她践行初心,志在提升,力求精进,节衣缩食,从微薄的薪水中挤出近万元,订阅报刊杂志,自我研修,熟读精思,把书中的精华转化为40分钟的教学精彩。在物欲横流的当下,她以读书、思考、写作的常态对抗甚嚣尘上的世俗,成就了河南省最具成长力教师的荣耀。
陈瑞红寄语——
不忘初心,争做专家型教师
从踏上讲台的第一天,她就要求自己不做庸师,争做专家型教师。20年来,她不忘初心,不断提升自我,努力专研业务,走出了一条乡村教师的成长之路。她就是田氏一中的陈瑞红老师。
陈瑞红十分重视自我研修,参加工作以来,她投入近万元,订阅了报刊杂志《班主任之友》《中国教师》等,购买了许多教育理论图书。她把书中的精华努力的转化成自己的东西,为的就是那四十分钟的精彩。
探索追求,是她在工作中获得幸福感的密码。她随身携带的包里一直带着一个小本子。打开那个小本,里面有不同颜色的笔书写的或工整,或潦草的文字。那是她在课下记录教学反思,或班级管理心得,或新教学设计的宝贝。年的暑假,她整理了自己十年来的班级管理方法,写出了《班主任微法系列》,年8月16日的《教育时报》头版头条对她做了——《陈瑞红的班级理疗之道》人物报道,并连载了她的《班主任微法系列》。陈瑞红将自己在教育教学上的做法、思考及时整理,撰写教育教学类文章已达20余万字,在教育类报刊杂志《教育时报》《中国教育报》《班主任之友》等发表文章40多篇。年,她被《教育时报》评选为河南省首届最具智慧力班主任,并分享了自己的成长经验,展现了内*教师的风采。
08
内*县最美教师—牛小娇
牛小娇
田氏十小
内*县最美教师
她是一位怀穿梦想的特岗教师,面对孩子求知似渴的目光,她不顾距家百公里、条件简陋的生活环境,一留就是三年。她视生如子,班里有学生骨折,一连几周,她背着学生上下楼,她视工作若神明。还在襁褓中的双胞胎,她都忍痛割爱,寄养家中,以发奋工作强抑思子之痛,以菲然的教育业绩成就了教学新秀的美名。
牛小娇寄语——
忠于使命,守望花开
她叫牛小姣,是内*县田氏镇第十小学的一名特岗教师。年9月,她满怀激情、怀揣梦想来到这片离家多公里的穷乡僻壤,孩子们朗朗的读书声装点了破旧的教室,孩子们求知若渴的眼神让她忘记了住宿条件的简陋,家长们寄托的厚望让她决定留下来,这一留就是三年。
三年间,她一直担任毕业班班主任,班里大部分孩子都是留守儿童,他们需要更多关爱。年春,班里学生*涵腿部骨折了,行动不方便,由于父母在外务工,她背着学生上下楼上厕所,这一背就是好几个星期,同事们都向牛老师竖起大拇指,家长们说,把孩子交给这样的老师,我们放心!
三年间,她工作在田氏,家在安阳。年她产下双胞胎儿子,由于双胞胎儿子是早产,两个孩子从小就是体弱多病。工作于孩子难取舍,由于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她只能将6个月大的双胞胎分开,留在家里一个,自己带一个和帮忙看孩子的舅妈一起挤在学校的宿舍里,白天给学生上课,晚上等孩子睡着了,再备课、批改作业。天道酬勤,她所在的班级考试成绩一直名列前茅,她还多次被评为优秀辅导老师。
爱人,千里之外;孩子,百里之外;学生,朝朝暮暮就在眼前。舍得千般苦,愿育一园芳。爱在两端,一端思念,一端眼前。不忘初心,守望花开。
09
内*县最美教师—刘学亮
刘学亮
内*四中
内*县最美教师
他是普通高中最有教育思想的优秀教师代表,教学中从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上,立足高效课堂,探索教学规律,坚持教学有针对性,学生有参与性,课堂有发展性,由他领*的四中语文团队,研究创造性的“古诗四步教学法”,演绎出了优质教学的经典案例。他是教育科学领域执着不懈的研究者和实践者,革故创新、中道不辍、志行万里!
刘学亮寄语——
做最美教师是荣誉更是责任
刘学亮是内*四中一名*员教师,从教23年,他在教学中立足高效课堂,坚持让教学有针对性,学生有参与性,课堂有发展性,让学生在轻松愉悦中学习语文,他的语文课成为学生每天的期待。他带领四中语文老师研究创造的“古诗四步教学法”,成为四中古诗教学课堂模式;他的优质课和微课荣获省市一等奖,所带班级高考升学率在学校总是名列前茅。可以说,刘学亮是内*四中教研教改和素质教育的带头人和好榜样!
教书育人,关爱学生,刘学亮也是学校出了名的。学生生病,他总是亲自领着去看,学生有困难,他总是想方设法帮助解决,学生违纪,他总是耐心细致教育,学生厌学,他总是不厌其烦鼓励。曹妍是内*四中级刘学亮班的一名学生,家庭困难,基础较差,没有信心,几次想辍学回家。刘学亮知道后,多次找她谈话,鼓励她学习音乐特长,并给与她贫困补助。在刘学亮老师真诚的帮助下,曹妍终于打消了辍学的念头,选择了学习音乐特长,经过两年的不懈努力,最终考上了一所重点大学。
刘学亮是内*四中一名*员教师,从教23年,他在教学中立足高效课堂,坚持让教学有针对性,学生有参与性,课堂有发展性,让学生在轻松愉悦中学习语文,他的语文课成为学生每天的期待。他带领四中语文老师研究创造的“古诗四步教学法”,成为四中古诗教学课堂模式;他的优质课和微课荣获省市一等奖,所带班级高考升学率在学校总是名列前茅。可以说,刘学亮是内*四中教研教改和素质教育的带头人和好榜样!
刘学亮老师也赢得了国家优秀辅导教师称号,以其良好的潜力和赤诚的爱心,赢得师生交口赞誉。
10
内*县最美教师—司晓敏
司晓敏
第二实验小学
内*县最美教师
她是一个全能型教师:教英语,把句型编成教唱,把单词编成故事。教语文,拓展阅读,创意作文,风生水起。任班主任,变乱为治,变弱为强。这一切都来自于她对职守的忠诚,即使在骨折的未愈中,依然像火线上的战士,生命不息,战斗不止。致敬,最美教师!
司晓敏寄语——
春蚕烛光润物无声
司晓敏,内*县第二实验小学老师,她是石,敲击学生智慧的火;她是火,点燃学生希望的灯;她是砖,哪里需要哪里搬。她教英语课,她把句型编成歌谣来唱,把难记的单词编成故事来讲,猜单词、做游戏,每节都有惊喜,孩子们怎能不喜欢?她曾接手一个较乱的班级,担任语文课兼班主任工作。为了这个班,她早出晚归。利用班会,严明纪律,规范行为。课余时间,辅导后进生,关爱留守儿童。节假日,走访家长,引领孩子参与公益活动,三个月的努力付出卓有成效,班级管理纳入正轨,孩子们的成绩稳步上升。一天,下班回家的路上,她被一辆酒驾的轿车撞出5米远,尾骨脱位,骶骨骨三骨折,医生建议卧床休息三个月。快考试了,她怎能安心住院?一周后,她让家人送到学校,不能站,不能坐,就趴在讲桌上讲课,用没有受伤的左腿支撑身体,硬是坚持到学期结束,她的心血没有白费,期末考试,孩子们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此生,她愿做一名“最美”的教师,不倾国,不倾城,只倾尽所有去爱,成风化人,润物无声!
推荐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