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野牧夫(——),原名张雁,字祖豪,号明清居士,湖南郴州人。21世纪汉诗复兴新汉诗运动倡导发起人、重要代表诗人,新汉诗理论奠基人。独创二十四行新汉诗诗体,人称“牧夫体”。自诩一个诗歌荒原上的自由牧放者,甘于做孤往独来的诗歌王子。从八岁开始写作,有着数十年的诗龄,却与功利化、权欲化、庸俗化的当下诗坛,始终保持一定距离。迄今写有两千多首诗,临屏诗作《爱情和麦子一起成熟》被选入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大学教材《文学欣赏》及大学语文教程,与《七月流火》同被选入中学语文辅导教材《中学生作文指导》及语文教师工具书、国学研究等,后来又被美国文学院中文部选为年IBDP中文A文学课程考试试题并编选入相关中文国际教科书。同时,著有《新汉诗理论与漫谈》,将意境美、含蓄美、张力美作为新汉诗三大基本审美原则,创立新汉诗理论框架体系。始终坚持自己所倡导的新汉诗写作方向,力求以意入象、置身其境、虚实转化、情景交融的独特诗歌创作手法,通过个体生命浪漫体验与个性化的本土通俗语言随意组合,以触景生情的唯美画面,音乐一样节奏和内在旋律的若隐若现,将写实、象征、抒情、历史、神话和幻觉融为一体,追求一种魔幻现实主义风格和天人合一的艺术境界。
零点写作:一个孤旅诗人的独白原野牧夫1这是一个墙内世界。我的文字攀缘于墙上像一只只黑蚂蚁一样,从那些蝙蝠的羽毛上跌落下来。风无端吹进飘落一地。顺手从窗口朝外扔出去那个带字的火焰中纸团儿沾满了它浓黑的血迹。刚刚凝固下来我看见它在湿漉漉的地下拼命挣扎我想具体地说点什么,从那些伤口我试图想打开这个世界我固执地认为,它已经死亡我甚至敢肯定它死在诗歌的心脏部位我知道自己这个时候头脑里面还是一团乱麻。刚刚从二楼摸了上来喘着粗气,但我觉得我的思想有些道理我把一只弄脏的手搁在它的毛孔上边我的指纹贴近它细腻的皮肤我没法逃避。我已经呼吸有些困难已经感觉到天气突然太寒冷。这个鬼天气——2你就帮我仔细打听一下它的下落。它的去向它最先的症状是南方感冒,比较流行感冒的这个季节,它的脸色呈现出鱼肚一样的白。我认为它太饥饿许多人都认为它悄悄离开了这个世界。是不幸死亡;或者是假死亡。像一条刚刚死去的鲸,搁浅在海滩。至少在刚刚死去的那一刻,心脏是跳动的那么,诗歌离它死亡的时间离我打开这扇门,窗。总共还不到十分钟——哦,这是多么可怕的夜晚啊3还是让我点一支烟吧。想想你不会在这个时间向我提出戒烟的忠告。我看见那两个字走在朝着回家方向的路上逃出了你以往的那些记忆和想象。不过墙外它已经不属于诗歌。或者死亡对它来说,已经不构成威胁对你来说,也失去全部意义只对我,还有一定利用的剩余价值很多人都在逃亡的路上看见过它流浪。在那些灯红酒绿的世界街头和巷尾。三个卖唱为生的男孩女孩和一个疯子无意间撞见了它,撞伤它半条腿它跌跌撞撞,没个人敢上前扶住它它无法活到天亮,我想是。我分明看见它只剩下一根会走的灵骨。它仿佛看见这个夜晚,无端就吞没了三个孩子的身影都是无家可归。而它却是在我扶着墙体走回来的路途上,一不小心就打盹了。这小鬼头啊4丧魂;失魄。我真不愿意看见它会蜷缩在古城墙角。我看不清这个世界它会藏身在哪一处。这个世界太幽深、黑暗,尤其是夜晚。这个世界已经没有了它容身的角落。想必流浪是它唯一的出路。最终无法逃脱的命运是它的归宿。我想了想终归还是它不该在我设计的路上走丢了。丢了整整一晚是它让我在墙角的某处,幸好还发现有一条德国或法国狮子狗,遍身都长满雪白的卷毛沿途嗅着馒头的香味,让人想起海子的麦地飘香想必它也是走丢了。丢失了狗在这个世界不成罪过。何况它走丢的那个时间,离我现在蛰伏写作究竟有多久,也就是说有多长的时间,它和我的文字一起流浪。会呆在一起。别问我——我也说不清楚。可以说是我已经不小心弄掉了一直都引以为憾,感到罪孽深重一直陪伴在你身边的那条小狗,那么可爱一直到刚才为止。我看见那些纸团上渗透鲜红的血迹5这整个夜晚,多么漫长。死寂的世界我本是从那个被人盗窃打开的墙体逃出来我的脑里始终处在一种兴奋状态我在纸上面乱画一通。试图想在那条纯毛狗身上找到,哪怕一点点蛛丝马迹。我想它和我的文字整个晚上都呆在一处。它们的生命多么渺小。多么微不足道。没有人会真正知道它生前究竟来自哪一个国度。哪一个民族它的主人给它取过什么名字,让他们感到特别骄傲它或许就在美国纽约帝国大厦出生,或许就在繁华无比的唐人街头。它几乎让所有华人感到气愤和丢脸,想挥挥拳揍它它幸亏被一个留学生带在了身边,在回国的船上天哪!它在一个漆黑的夜晚,竟然来到了我身边,伏在我的足前。据说它连连撞伤了华尔街好多人。他们的肤色和头发和我们有着明显不同,和我们说着不一样的语言让人想不通的是,它居然还撞伤了华人。他们祖先发明的汉字早在数百年前这些文字就以唐宗宋祖的姿态流传到了那些人的国家。而它今天会有谁想到,现在它失踪了如同我弄丢的那两个字,被人在街边恃强打伤刚刚已经死在我的诗歌夹缝墙角里面我的精神再度处在一种高度紧张状态让我连同那张揉皱的雪白的纸被扔出了窗外。我停止写作6零点十分。这个世界在墙外还是那样喧哗无比,让我无法静下心来我的世界和它隔着一堵墙,两堵墙我甚至感受不到外面世界的精彩我开始在一天天怀疑这堵墙的厚薄,和它真实的意义它究竟代表什么,或不代表什么压根儿我就毫无兴趣知道这些我的指尖触摸到键盘的时刻我开始感受到心脏部位的跳动与不安我努力想用热启动的方式来激活全部记忆的存储我在紧盯住一个汉字又一个汉字复活的过程我只想把这些文字以生命状态唤醒过来,让墙内黑暗极度郁闷像大鸟的翅膀一样。盘旋在我的头顶7这个夜晚开始复苏。已经经过零点。大概时间超过十分钟左右。我胡乱地敲打我的脚边有那只小爱犬跑动的声音那些文字跌落在它的舌尖上接受它的甜吻,我想弯腰下去伸手抚摩它雪白的卷曲毛发我看见了随我回家的那两个字和它的皮肤我不想再问及它的过去和丢失的日子我也无法确切地知道一些什么我想,这一夜天气太冷。我不会让你的狮子狗躺在屋檐下阶台上它就躺在我的皮肤下面,月亮照着它那双明亮的眼睛,就像高原湖泊那只船头战栗的鱼鹰,不时地想起一位孤独的旅人
这首诗写于年4月,是一首以诗歌形式为新汉诗运动而写下的催生序曲,勘称一首以诗而写“诗”的不朽典籍。不妨就让我们随着诗人原野牧夫一起穿越时空,进入新诗诞生、发展的历史长廊,随着他的思索与哀叹,乃至痛苦与欢乐,来领略一路的风光吧。全诗分为七个章节,形式自由,语言独特新颖。一开始诗人在第1章节就告诉我们“这是一个墙内世界”,是一个因洁身自好而与世隔绝,因孤芳自赏而封闭自守,因保持宁静而筑墙防御的孤独世界。诗人是在18日深夜岛上开始写这首诗的,“我的文字攀缘于墙上”,在午夜的极度孤独中,诗人试图用真诚而完美的文字,沿着自己提升的灵魂高度而艰难攀爬,试图越过世俗与孤独高筑的障碍而进入广阔自由的天空。然而,一阵突如其来之无形的风,将他的灵魂连同那些闪光的文字,从蝙蝠的羽毛上吹落下来,像一队队黑色的蚂蚁从高空跌落,生命撞击的声音洒落了一地。显然,诗中的“墙”,通过其“围圈”和“阻隔”的属性,象征着诗人为拒绝世俗世界的污染与诱惑而建筑的“防御”措施,是心灵独居的防火墙。而诗中的“蝙蝠”,则通过其“老鼠”的形象及“鸟状”的飞翔,象征着诗人的灵魂在世俗利禄与理想追求的不断冲突中,所表现出忽而注重现实利益,忽而又超越世俗而在理想的精神境界展翅翱翔的两栖状态。诗人心情焦躁不安,顺手将那个字中喷射火焰的纸团儿从窗口朝外扔出去,那些用心血熬出的文字,带着缪斯的鲜血,在诗人渐渐冷静的思考中一点一滴地凝固。诗人在诗意地栖居而探求生命的意义与价值过程中,感到极其痛苦与孤独。一方面,在当下市场经济的大潮中,一些势利小人,为了捞取私利尔虞我诈而不择手段,而诗人不懂得生意奸诈和财富积累的道理,也不善官场的阳奉阴违,或者说根本就不识时务,不谙世道事理。但他需要的一饭一粥,一衣一履,都是要和常人一样,从每天的奔忙中通过和诗歌无关的劳作去获取,这个世界给他的是冷漠、是孤独、是寂寞,是常人无法看到的悲伤和痛疼。他不想让自己被这个现实击垮,也不想成为这个世界的累赘,更不想尽是看到这个世界无数的白眼和伤害。但他又不愿意自己的心灵世界与人发生任何争执,因为他太过疲惫,太过失意,太过沉重。有些人已经不堪承受这一切,便也从这里逃出来,开始从生活中零零碎碎找到一些片段,觉得有几分诗意就直接扔给读者,也自然就招来满世界怨言,一片吆喝,一阵咒骂。另一方面,一些名利之徒因沽名钓誉而标新立异,以大众消遣的浮夸来矫饰诗歌,致使诗歌名声狼籍而走至崩溃的边缘。一个真正的诗人,面对诗坛的嘈杂与诗歌的滑落,没有理由而不感到悲哀与沉痛。正如作者自己所说:“诗人走进这个世界也是孤独的,他唯一能够做的就只有凭着自己的第五、第六,甚至第七感官,来感受一个被现代文明完全打破后支离破碎,如同荒原一样的世界。而且他也不能做太久的停留,一日三餐的困惑使得他疲于奔命,只有深夜里才静得下心来,面对这个世界带给他的孤寂,日子过的太快什么也没有抓住,岁月落下一片空白。他只有使尽办法用文字把那些废墟上的瓦砾落叶拣起来,在键盘上打开内心深处的伤口,总算从外部世界找到一条通往另一个世界的隧道,那是一个属于他的完完整整却空无一物的心灵世界,他终于想把自己从尘世间带去那些碎旧的东西,一一按照心灵和情感的指使,一砖一瓦,一草一木,开始构筑一个新的都市和都市里的风景。”可见,诗人的痛苦,不仅来自于世俗生活的利欲较斗与精神世界的理想追求所产生的激烈冲突,也来自于诗人对诗歌惨遭蹂躏及滑落的命运所感到的痛楚与哀怨。同时,诗人的孤独,不仅来自于自己在世俗利禄的摸爬滚打中,为能保持一颗追求真善美的灵魂而忍受自己的利益蒙受损失和承受亲友误解及责难的孤独,也来自于诗人在“诗意地栖居”中承担起诗人的使命而进行自我赎救、自我完善、自我超越的孤军奋战。诗人看见“它”在湿漉漉的地下拼命挣扎想具体地说点什么,却如鲠在喉而欲言又止,他试图通过“它”和自己的伤口,通过受伤的原因和经验教训来揭开这个世界现象所掩盖的一切善恶与真相。他固执地认为“它”已经死亡,甚至还敢肯定它死在诗歌的心脏部位。他知道自己这个时候头脑里面还是一团乱麻。从全诗的上下衔接的内容看,诗人所看见在湿漉漉的地下拼命挣扎的“它”,一方面是象征死于“诗歌的心脏部位”的缪斯之魂,另一方面则是象征已经沦为世人的宠物,并且沦为无家可归而四处流浪且又濒临死亡的诗歌之狗。诗人气喘吁吁地从“二楼摸了上来”,喻示其已经站在了“二楼”的高度,在漆黑的楼道中摸索着向上攀爬或提升自己的艰难过程。虽然他还在喘着粗气,但他觉得自己的思想有些道理而为自己的付出感到沾沾自喜。诗人把一只因搅动和触摸现实利益而弄脏的手搁在“它”的毛孔上边,贴近“它”细腻的皮肤而慰籍自己。孤独的禁锢密不透风,他已经呼吸有些困难,没法逃避使人感到压抑与窒息。他已经感觉到天气变得突然太冷。不由得从心底埋怨这个该死的鬼天气——唉,诗人要想在这样恶劣的境遇中保持灵魂的高洁与飞翔实在是太难了。写到第2章节,诗人像是在极端孤独的意识中自言自语,开始与挚友或知己在心里默默对话:“你就帮我仔细打听一下它的下落与去向。它最先的症状是南方感冒。”我们的汉语诗歌从西化的泥潭中拔出,又走向散文化的歧途而迷失了自己的方向,到底何去何从?引起了诗人原野牧夫的极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