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哪里治白癜风最好 http://baidianfeng.39.net/index.html心理问题是“病”,不过没什么大不了
当我们感冒发烧,都会自己对症下药。当我们不小心摔伤了胳膊,我医院,挂什么科,大概多长时间能痊愈。即使我们生了大病,我们依旧选择求医,讨论方案,去解决问题。在这个过程里,没有人因为自己生病了而感到羞耻、不适。甚至,我们还会相互鼓励,介绍医疗资源,推荐好的医生。但是,为什么,面对心理问题,我们却如此忌讳呢?
很多中国人对心理疾病的理解,还停留在心理问题就是“精神病”的阶段。对心理问题缺乏认识,有病耻感。其实心理问题也有普通的感冒发烧,有严重一点的问题,有慢性,有急性。如果我们都像了解身体健康知识一样了解心理健康知识,像了解感冒发烧的处置一样,学会处理自己的一般心理问题。也能像了解骨折一样,知道严重心理问题应该如何处理,到哪里寻求帮助。当我们患有严重的抑郁,或者发现身边的人有自杀风险,精神类障碍,我们知道如何对其施与援助。这是心理咨询科普的目标。
心理问题不是“病”,痛苦是有营养的粗粮
当人们接受心理问题是个“病”之后,也就能转而释然,心理问题不是病。它只是所有人类,面临生物、社会、情感因素的变化,而自然而然产生的一些心理反应。那些大艺术家,大哲学家,每日都在极致的心理状态“畅游”,伟大的作品也生自痛苦、甚至精神病性的幻觉。每个青春期的孩子,都会经历迷茫,抑郁,那是我们成长的代价,也是生命给我们成长的礼物。所有的情感,越是炙热,就越会造成“创伤”,人类每天都在经历爱情,这是最欲罢不能的心理症状。地震,火灾,死亡,都会让我们的心灵备受煎熬,那也是我们所有的人类一起呼吸,一起命运时,让我们得以救赎的力量。我们又怎能说,这些痛苦,是病呢?如果这些是病,那么什么又算是正常呢?
既然都这么直白了,那么接着说说谁需要看心理医生?
问这个问题就像问,“谁需要去找教练健身?”锻炼身体,人人需要。是在家自己锻炼,还是跟着电视里的教练跳操、作瑜伽,还是要去健身房办个卡,在教练的带领和陪伴下坚持,这个取决于你的个体情况,以及你的经济实力和环境的因素。(比如,你家附近有没有好的健身房)心理咨询师就好像教练,心理咨询也有一对一的“私教”和小班授课的“团体带领者”。如果你有了一些运动损伤,教练还会建议你先去治疗,此时不适合大量运动。这就好比你患有严重的抑郁,或者心理应激急性发作,这些情况需要去精神科,让精神科医生通过药物先帮助你稳定情绪。所以,只要条件允许,谁都可以去看心理医生。
是否看医生,还要学会判断自己“病”的重不重
从心理症状的严重性程度和对我们的健康影响上来看,心理问题分:一般心理问题,严重心理问题,人格障碍与精神类疾病。
评估心理问题是否严重可以从个体感觉到的痛苦程度,社会功能的受损程度,症状时间长短三个主要纬度来综合进行判断。比如,不爱学习是个情绪,正常的孩子都有,一段时间不想上学总请假就发展成影响社会功能,已经厌学这就已经出现社会功能受损。显然越来越严重。再比如大家常见的抑郁问题,心境低落,感觉迷茫,谁都会有。已经影响工作,在人际关系里无法相处,这就出现社会功能受损。当严重到符合“抑郁症”的诊断的标准,就必须及时治疗,如果出现严重的伤害自己的行为,需要立即送医。
精神病性问题,在现实中,只占很小的比例。一般是器质性问题带来的。幻视和幻听是最常见的精神病性症状,需要引起我们的注意。判断精神病性问题的一个主要标准就是“自知力”。如果一个人别人看上去很严重,自己却认为没有问题,这需要家人警惕,陪伴就医。心理咨询师没有这类问题的评估、诊断、处方权,需要交给精神科医生处理。
能不能“扛事”,也要看自己的免疫力
每个人的心理能力存在个体差异,所以,是否需要看心理医生,还要看自我的情绪控制程度。情绪调节度越好,自我功能越好,就如免疫力高,自愈可能性就大。情绪可控越差,其症状泛化程度越高,越需要寻求帮助。失恋哭一场,是正常。天天哭,看到别人失恋也哭,就开始失控泛化。再变成不想谈男朋友,觉得这个世上没有好男人,这就是严重泛化。严重泛化一定伴随认知出现问题。会导致社会功能受损。泛化的越严重,证明自我力量越弱,我们越需要支持。
还有一些特殊的情况,重大灾难事件之后,人们的急性应激反应。个人经历心理危机事件过后的噩梦和不断闪回,无法走出心理阴影。遭遇重大丧失,重要他人离去的哀伤处理。这些情况是我们所说的“心理急救”,是需要得到帮助的特殊时刻。
有好的身体,就要平时增加营养,多锻炼,提高免疫力,重大时刻就会扛得住,能应对。拥有好的心理力量也是一样的道理。良好的品格是心理的营养,经历困难和挫折就是心灵的磨砺。爱的能力就是我们的免疫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