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最正规治疗白癜风医院 https://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nxbdf/长期出汗,不管是白天还是晚上,身体一出汗,还特别容易感冒。一旦经常如此,确实,任谁都受不了。尤其是当下的高温天气,可以说,对这种多汗的人,可谓是一点都不友好。
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现象?
其实,对于这类现象,我想说的是,可能是阴血中缺少“阳气”。
那么,阴血中有阳气吗?
血为什么又会缺少阳气呢?
在传统医学看来,我们的人体中,有着4种至关重要的“气”。它们分别是:元气、宗气、营气以及卫气。
元气:根于肾。是体内所有脏腑功能发挥的基础;
宗气:司呼吸而灌注心脉。可以说是我们心肺功能不断发挥的物质保障。
营气:和我们的血液有着密切的关系。是我们血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功能就在于营养和化生血液,而它就分布在我们的血脉当中。
卫气:也和血液有着密切的关系。而它则是运行在脉外,和营气“本是同宗同源”,都是源自水谷精气。
卫气在脉外的运行,以营气在脉内的运行为基础。要是营气出了问题,卫气也会出问题。因此,两者就必须协调,从而不失其常。
而卫气则是在脉外,帮我们抵御外邪、温养脏腑肌肉,还控制着肌肤腠理的开阖。
因此,我们可以形象地说。血液中的“阳气”,基本上就是营气和卫气的总和。要是营气和卫气不足,或是两者协调性不够。那么血液中的“阳气”,就会出现不足的现象。
这类症候的发生有哪些表现?
首先,要是卫气不足,我们人体的防御机能就会下降。其主要表现就是体质弱,特别爱感冒,特别容易生病。
接着,卫气无法固护肌表,那么营气也就无法安守于内。于是乎,营阴外邪,组成血液的津液就会悄悄溜出来,形成多汗的现象。于是就不分白天和黑夜地出汗。
若是营阴不足,那么卫气也会不足。于是,身体的免疫力就会持续降低,感冒的频次也会越来越高。最终,就形成了多汗易感的一大局面。
可以说,血中一旦缺少了“阳气”,后果还是比较严重的。就比如说,容易多汗、爱感冒,身体凉飕飕等。
遇到这类问题要如何应对?
此时,我们首先需要做的就是,调和营卫、补益血中“阳气”。
对于熟悉药理的人来说,参考借鉴《黄芪桂枝五物汤》是个不错的选择。
对于普通人而言,难以准确辨证。因此,就无法做到随证加减。
普通人日常要如何应对?
对于普通人来说,可以从两个方面来培补和升举阳气;
一方面:要靠先天精气的补充;
另一方面:要靠后天之本运化的精微物质补充。
所以说,在日常的补养中,做到不刻意地耗伤肾精、肾气、不贪凉、饮食有度、少食多餐就显得尤为重要了。而古人在培补阳气时,还会从足太阳膀胱经入手。
具体要怎么做?
第一种简单经济的做法:多运动,动能生阳。适当的体育锻炼,令双腿、腰背得到活动和舒展,可以很好地伸张和刺激足太阳膀胱经。此外,还可以沿着足太阳膀胱经不停地揉按,让肌表皮肤生热。这也是促进膀胱经气血运行的好办法。
第二种简单经济的做法:就是国学大师南怀瑾老先生的补阳验方。
其组方为:用桂圆肉一颗,花椒六、七颗,加上那个艾绒一同打烂,晚上睡觉的时候挑一点点,小指甲面那么大,放在肚脐里就行了。
方中的桂圆肉,主要在于补益心脾;而花椒则可以温中,逐骨节皮肤死肌,寒湿痹痛,同时还能通三焦,补右肾命门;艾绒则可以暖血温经,行气开郁。
加味以后,方中加入了养血安神的酸枣仁,以及滋补肝肾,益精养血的枸杞。而配伍里,大多都是比较容易收集的材料,建议大家可尝试制作。
用法也很是简单,只需要在睡觉前贴于肚脐处,天亮时取下即可。要是实在不想自己制作,也可以直接使用成品的肚脐贴。
总体来看,只要我们的脉中营血得到补充。脉外卫气得以固护。营气和卫气重新调和,安于内、卫于外能各司其责,那么血液中的阳气就得以振奋。自然而然,多汗、容易感冒、免疫力低下、手脚不温、腹中冷痛、宫寒、脾虚泻泄的问题,就能得到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