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感冒病论坛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来问必看包医二附院中医针灸女博士教
TUhjnbcbe - 2021/6/24 12:40:00
专科白癜风医院北京哪里有 http://news.39.net/bjzkhbzy/170222/5229362.html

不治已病治未病

《*帝内经》最早提出了“不治已病治未病”的预防思想,它包括三个方面: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瘥后防复。中医治未病思想可以应用于季节养生及治疗节气病等方面,在改善现代人的亚健康状态具有重要的作用。今天就让包医二附院针灸科张雪博士为我们讲述一下传统医学中的“治未病”思想。

我们身边其实很多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高脂血症、高尿酸血症痛风的患者往往都不同程度患有代谢综合征。

那么什么是代谢综合征呢?代谢综合征是多种代谢成分异常聚集的病理状态,是一组复杂的代谢紊乱症候群,是导致糖尿病和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临床第一症状就是腹型肥胖,超重,不管年龄、性别、国籍、种族等,只要男性腰围超过90cm,女性超过85cm,腰围超标,就是代谢综合征的第一诊断标准。

因此治疗重中之重就是减少腰围,腰围量法是量取腰部最粗的部分。腰围大,肚子胖,减不下去脂肪,血压就下不去,不光血压下不去,可能血糖血脂都会上来都会高,这些都很难降的。所以代谢综合征首先要进行生活方式的干预,那么如何进行干预呢?

健康的生活方式,控制饮食,增加体力活动和运动,减轻体重及戒烟是防止代谢综合征的基础。因此,预防体重增加是降低高血压、改善糖脂代谢紊乱的重要方式。如何预防体重增加呢?如每天15到30分钟的快快走,或者是中等强度的运动,如慢跑、游泳等等。还有每餐减少部分食物,尤其是减少高热量和糖类饮食的摄入,均可收到明显的效果。有的人年纪大或者肥胖的人往往膝关节不好,不能大幅度活动,那就要比别人更加限制饮食,尽快把腰围减下来。每每胖人总是说我吃的不多呀,怎么天天长肉呢?我喝凉水都长肉,我碰到这些胖人我就说请您在现有的饭量基础上减掉一半。如果您一顿能吃十个饺子,剪掉一半就是吃五个饺子,肯定能有减肥效果。

冬至如何养生

冬至夜长晨接阳,

防寒保暖添衣裳,

脚暖曝背勤搓手,

节欲护肤畅血流,

户外锻炼太极扬,

忌辣燥热坚果尝。

天寒地冻、草木萧瑟。这个季节我们该怎样保养自己的身体呢?

冬至日北半球白天最短,夜晚最长,这一天阳气始生。在这一天,盛到极点的阴气开始衰退,从而会有一点阳气萌生,所以这是阴阳转换的时刻,历代养生家都很重视在这个节气上的养生。“三九贴”就是冬至养生的重要代表。养生方面应注意防寒保暖,宜勤搓手、常晒背、暖双足;饮食方面宜多食坚果,少食辛辣燥热食物;常做八段锦、太极拳等平和的运动以养生。具体养生要点:

(1)起居养生:

勤搓手防感冒

在寒冷的冬至时节,常搓手对健康大有裨益。人的手上有很多重要穴位,如劳宫、鱼际、合谷等。通过揉搓手掌、揉按手指可充分刺激位于手心的劳宫穴,让心脏逐渐兴奋起来;经常刺激位于双手拇指根部隆起处的鱼际穴,可疏通经络,增强呼吸系统功能,预防感冒。搓手时宜双手抱拳,双手从虎口接合,两手捏紧,再移动双手转动,使其在转动过程中各部分互相摩擦。搓手时间可长可短,贵在每天坚持。

常晒背以养阳

背部是人体的阳中之阳,风寒之邪极易通过背部侵入人体而引发外感性疾病、呼吸系统疾病和心脑血管疾病。冬至时节气候寒冷,在阳光充足的时候,经常晒晒后背有助于补益身体阳气。

暖双足防体寒

俗话说“寒从脚下起”,脚与人的健康关系密切。肾为人体先天之本,主载着人的生长、发育和生殖,而足少阴肾经循行于足底。脚亦是人体经脉汇集之处,12条正经中有足三阳经终止于足,足三阴经起始于足,分布于脚部的穴位有60多个,故脚与人体健康关系密切。脚部一旦受寒,会导致机体抵抗力下降,引起感冒、腹痛、腰腿痛、妇女痛经等病症,故寒冷冬至时节应格外重视脚部保暖。

除了要穿着保暖性能好的鞋袜外,平时还要多活动双脚,可常进行跑步、竞走、散步等运动,并应养成泡脚的习惯。晚上睡觉前,用热水烫一烫脚,既能御寒,又能有效地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增加脚的营养供给,保持皮肤柔软,减轻下肢的沉重感和全身疲劳。

(2)饮食养生:

饮食忌辛辣燥热

“气始于冬至”因此冬至是养生的大好时节。此时在饮食方面宜多样化,注意谷、肉、蔬、果合理搭配。饮食宜清淡,不宜过食辛辣燥热、肥腻食物。

可常食坚果

冬至时节可多食些坚果。因为坚果性味偏温热,在其他季节吃容易上火,而冬至时天气较冷,多数人吃后不存在这个问题。虽然坚果的油脂成分多,但都是以不饱和脂肪为主,因此有降低胆固醇、治疗糖尿病及预防冠心病等作用;坚果中含有大量蛋白质、矿物质、纤维素等,并含有大量具有抗皱纹功效的维生素E,因此对防老抗癌都有显著帮助;坚果还有御寒作用,可以增强体质,预防疾病。当然吃坚果也要适量,并且应因人而异。

(3)运动养生

冬至时阴气旺盛到了极点,阳气开始生起,并逐渐旺盛。由于阳是从阴里面生出来的,只有当阴足够旺盛时,阳气才能生得更好。因此,冬至后应注意运动不可过多,要在动中求静。假如一个人平时运动较多,在冬至前后就应适当减少运动量,这样才能更好地适应大自然的变化,对身体也更好。冬至时可常做八段锦、太极拳等平和的运动以养生。

也可常练“冬至十一月中坐功”,具体做法是:每天晚上,起身平坐,两腿前伸,左右分开,与肩同宽,两手半握拳,按在两膝上,使肘关节分别朝向左右斜前方,拳心朝外,上身前俯,极力以拳压膝;重心后移,双拳轻轻按膝,如此做15次,然后叩齿、咽津、吐纳。此功法可改善手足经络寒湿、臂股内侧痛、足痿、嗜睡、足下热痛、脐痛、胁下痛、胸满、上下腹痛、大便秘结、颈肿、咳嗽、腰冷等。

(4)精神养生

在精神调养方面,要尽量保持精神畅达乐观,不为琐事劳神,不要强求名利、患得患失。合理用脑,有意识地发展心智,培养良好的性格,时刻保持快乐和平和心态,振奋精神,在日常生活中发现生活的乐趣,消除冬季的烦闷。

内蒙古自治区重点学科:

针灸科

包医二附院医院中医药工作示范单位、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技成果推广项目“石氏中风单元疗法”包头分中心、内蒙古自治区重点学科、内蒙古自治区中医特色重点专科、包头市蒙中医药重点学科、包头医学院中医针灸研究所、包头市针灸学实习及留学生培养基地,设有自治区、包头市两级院士工作站,同时也是自治区小儿推拿主任委员单位,“彭静山眼针疗法传承工作室”和“名中医学术经验传承工作室”。是我市唯一以中西医结合手段治疗脑中风患者的临床科室,是“石氏中风单元”在西部地区设立的第一家分中心。

科室设置

科室建筑面积余平米,设有中医针灸、康复、理疗及按摩四个部门。共有医护人员34人,主任医师6人、副主任医师3人、主治医师4人、住院医师4人、博士1人、硕士研究生5人,是一支结构合理、精益求精的医疗、教学、科研队伍。全科现设总床位数89张、住院床位40张,门诊床位49张,其中针灸35张、推拿康复理疗21张,针灸日门诊量达余人次。

特色疗法

中医针灸科经过多年的发展,在临床医疗、科研和人才培养等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运用醒脑开窍、醒神启闭针刺法等针法治疗脑血管疾病(脑梗死、脑出血等)及其各类并发症;采用三联疗法治疗各种痹症有独特疗效;对面瘫的治疗,根据分期、分型、病位、体质采取个性化的方案。提倡并验证了针灸治疗介入越早,疗效越好;对顽固性面瘫根据不同情况采用灸法、火罐疗法、刺络法等,大大地缩短了疗程。采用温针、电针、火针、耳针、艾灸、中药外敷、埋线疗法、穴位注射、中药雾化等中医疗法对耳鸣耳聋、肥胖病、头痛、眩晕(高血压)、失眠、消化系统疾病、痤疮、痛经、前列腺疾病、痿症(运动神经元病、截瘫)等疾病有着明显治疗作用。另外,针灸科充分发挥中医特色,运用中药、针灸等方法,对亚健康人群所表现出的活力降低、生理功能和代谢机能低下、对外界适应能力减退等症状有明显的调整和治疗作用,从而达到未病先防的目的,病源范围逐步扩大到全国各地及英、美、日本、韩国、蒙古等国。

学术成就

(一)科研。近几年中医针灸科先后完成内蒙古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内蒙古自治区医疗卫生科研计划项目、内蒙古自治区高等学校科学技术研究项目等十八项科研项目。其中两项荣获“内蒙古科技进步三等奖”和“包头市科技进步三等奖”;参与完成的两项科研项目获国家科技进步奖和天津市科技进步奖;参与完成国自然1项。

(二)论文。近年来先后在《中国针灸》、《世界针灸杂志》、《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辽宁中医杂志》等期刊中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国家级核心期刊共计23篇,其中中文核心期刊14篇,省级其他期刊17篇。

专家简介

布赫

包医二附院副院长

包头医学院中医系主任

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生导师

擅长:运用中医、针灸治疗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面瘫等常见病、多发病和部分疑难杂病。以及运用中药治疗小儿慢性咳嗽、过敏、反复感冒,小儿厌食、便秘等脾胃系统疾病,及其他儿科常见病和多发病,并针药并用治疗小儿面瘫、斜视、抽动秽语综合征等杂病。

出诊时间:每周一、三、五上午。

马尧

包医二附院

针灸科主任

擅长:应用“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脑中风,并经过多年的学习总结,临床实践的不断积累,自研创立了“醒神启闭针刺法”,在治疗脑中风语言障碍及吞咽困难有显著疗效,除此之外,该疗法在治疗各种心神疾病方面(心脏病、失眠、更年期综合症、抑郁症等疾病)效果也十分显著,该疗法作为科研项目获的了“包头市科技进步奖”,并作为适宜技术在本地区推广,为广大患者消除了疾患。还擅长应用火针、温针灸、埋线等针灸疗法治疗静脉曲张、颈腰椎脊柱关节痛、消化系统等多种疾病。

出诊时间:周一、三、五下午,周二、四全天。

张雪

张雪,副主任中医师,医学博士

擅长:运用中医、针灸治疗头痛、中风、痿痹等神经系统常见病多发病,痛经、围绝经期综合症等妇科常见病,运用中医治未病思想,预防治疗节气病,改善亚健康状态等。

出诊时间:每周一、三、五上午。

来源:包医院

本期编辑:郝婧

百姓贴心的健康顾问

长按

1
查看完整版本: 来问必看包医二附院中医针灸女博士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