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感冒病论坛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英国医生跟我说ldquo送孩子去幼儿
TUhjnbcbe - 2021/5/8 13:28:00
抢抓机遇,增创优势,创新辉煌。

为什么有的孩子推拿一次,症状就有很明显的改善,有的孩子推拿三天也不一定

有效果?

最近全国各地迎来一波寒潮,温度大幅度下降,有些孩子感冒刚好,这一降温又开始咳嗽、发烧了。

降温了,为啥别的孩子没事,就你家孩子感冒了?

为什么孩子会反复感冒?

中医学上讲“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孩子反复感冒的根本原因还是在其自身免疫力上。

孩子免疫力不足,就容易陷入一个“生病→用药→刺激肠胃→肠胃不好易生病→再次用药”的恶性循环中。

药物大多都对胃肠道有刺激,时间长了就会影响到孩子的饮食,孩子饮食状态不佳,时间久了,就会影响到身体的生长发育和智力发育。

来看看日常生活中,有哪些会对宝宝的体质、免疫力造成不好的影响?

一长期偏食、挑食、食欲不振

很多家长都会不自觉地犯的一个错误:给孩子太多肉!

但实际上,医生建议每天吃的肉不要超过总进食量的1/10,孩子的胃本就不大,可能一个香喷喷的鸡腿儿,胃里就全占满了,哪儿还能吃下青菜?

小儿脾常不足,且身体各脏腑功能尚未发育完善。

时间长了,不仅容易造成孩子偏食、挑食的坏习惯;可能还会因为消化不良,引起积食,孩子食欲不振,胃口下降。

还有一些没有进行母乳喂养的孩子,宝妈也要注意营养的调配,避免出现营养不良。

人的身体其实跟一支*队是一样的,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孩子吃饭不好,免疫力自然跟不上,当然就会反复感冒、咳嗽。

二缺乏身体所必需的微量元素或者维生素

一般来说,6个月以内的宝宝以母乳为主,完全可以确保充分补充各种微量元素;6个月以后,婴儿开始添加辅食,可能会出现添加不及时或不足的情况。

但钙铁锌硒这些微量元素,以及维生素又是维持生命所必需的。

小孩子长得非常快,如果饮食不均衡,营养物质补充不到位,就会造成免疫力低下。

要注意,人体不会自己产生维生素,只能通过新鲜的瓜果蔬菜等食物获得。

三感染与治疗不当

90%的患儿呼吸道感染是由病*引起,常见病*有合胞病*、流感病*、副流感病*、腺病*等,细菌则以流感噬血杆菌、肺炎链球菌等多见。

有些家长或者医生滥用抗生素,导致细菌产生耐药,给治疗带来困难;一旦受凉、过劳或抵抗力下降孩子就会再次发病。

同样,这也是越来越多家长愿意通过物理疗法,比如小儿推拿、艾灸等,来给孩子治疗的原因。

如何解决小儿经常感冒的难题?

经常感冒的孩子,大多个子不高,身体瘦小。

为什么经常感冒还会影响到长个儿?原因很简单,肺主宣发肃降(肃降就是将从自然届吸入的清气,下纳到肾,从而达到资补肾元的作用)。

所以,如果你家孩子经常感冒、肺气亏虚,就不能将充足的清气输送给肾,久而久之,孩子肾元不足,当然就会影响到长高。

如果你家孩子反复感冒、个子小,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推拿。

▍补肺经

沿着无名指从指尖向指根推为补肺经,次,补益肺气,预防感冒。

▍揉二马

二马穴又叫上马穴、二人上马穴,在第4、5掌骨小头后凹陷处。这个穴位可以滋阴补肾,揉次。

▍逆八卦

沿手掌心向外2/3处画圆为内八卦穴,可以顺达上下之气,次即可。取此穴可以沟通肺肾,利肺金而滋肾水(金生水)。

▍揉膻中

膻中穴很好找,孩子两乳连线中心处,揉此穴可宽胸理气。小儿反复感冒属“气病”,揉膻中可预防秋季小儿感冒反复。

▍捏脊

捏脊可以调补五脏,增强身体的免疫力。从尾骨向上、沿脊柱旁开1.5寸,一直捏到颈部,捏6次即可。如果感觉孩子最近内热较大,可以加从上往下捏3次。

▍开天门

从眉心向额上,推二十四数。开天门有发汗解表、开窍醒神等作用。

▍推坎宫

用两拇指桡侧自眉心向眉梢做分推,有疏风解表,醒脑明目,止头痛的功效。

▍揉太阳

两手拇指面,按在两侧太阳穴,逐渐用力按揉,待酸胀感觉自穴位处扩散到头两侧时,再继续按揉约1分钟。

▍揉迎香

鼻唇沟终点凹陷处。有疏风解表的功效,主要用于缓解感冒、鼻塞流涕的症状。

▍分手阴阳

分手阴阳主要用于阴阳不调、气血不和而致的寒热反复、烦躁不安、乳食停滞、腹胀、腹泻、呕吐等症状。

▍揉风池

风池穴是足少阳胆经的腧穴,位于胸锁乳突肌和斜方肌之间的凹陷中。常和合谷穴搭配使用,用于治疗感冒。

小孩子身上出现的大多数疾病,尤其是感冒、发烧、咳嗽等问题,都与脾胃受损伤有关。

其实,只要平时家长能够注意帮助孩子养护脾胃,孩子就没有那么容易生病感冒了~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感谢
TUhjnbcbe - 2021/5/8 13:28:00

我曾经多次在文章里提到,英国孩子最小3个月就能送幼儿园,我们家两小只都是1岁不到就上幼儿园了。

为什么?没人带呀!

老母亲产假结束得继续搬砖呀!

谁叫我们都是平凡的打工人,抱起孩子就搬不了砖,放下砖就养不起孩子呢?唉......

因为英国幼儿园监管严格,老师们也很有爱,我对孩子在幼儿园过得好不好倒不担心。

但唯独一件事,实在是糟心!那就是:

刚上幼儿园的那一年,孩子总是爱生病!

之前也有读者朋友留言提到过这个问题:

说起这个话题,我恐怕还真有点发言权。

我们家两小只,在幼儿园期间感冒发烧那太常见了,据不完全统计,还感染过诺如病*、手足口、疱疹性咽峡炎、结膜炎(红眼病)......

而带他们就诊的过程,也一次次刷新我这个中国长大的老母亲的三观,简直是充满了:

啊???居然还有这种操作?!

1

糖糖刚上幼儿园不久,就发了一次高烧,烧到39度多。

我正在开会,接到幼儿园的电话,问我要不要接孩子走。我一想,坏了,这几天有点咳嗽,突然烧那么高,别是肺炎啊!

我那时也还算新手妈妈啊,一听孩子病了就不淡定了,二话不说赶紧请假,紧急约了家庭医生,接了孩子就直奔社区诊所。

我跟大家说过,医院除了急诊,都是不能直接去的,大病小病都得通过家庭医生转诊。即使直奔急诊,孩子发烧这种事,肯定够不上优先处理,一等就得好几个小时。

好在社区门诊对幼儿都是优先安排的,我们很快就见到了医生。

哪知医生刚见到她两秒钟就说:“多半啥事都没有,真病了的孩子就不是这样的了。”

然后量了下体温:“嗯,发烧了。”

听诊器听听,没有肺部感染;

再照照耳朵,没有中耳炎;

再检查下皮肤,没有皮疹;

问过病史,没拉肚子没长新牙......

医生耸耸肩:“没办法,就是普通感冒,烧得高就喂点退烧药,过几天就好了,放心吧。”

我想到国内亲戚家同龄的孩子,医院,都要验血,水都吊过好几回。还有朋友的孩子一岁不到就因为肺炎住了两次院。

英国医生就这么简单看看就带让回家自愈,我实在不放心啊!

我不甘心追问:“不用验血看看是细菌性还是病*性的吗?不用照个片子看看是不是肺炎吗?”

医生说:“没必要啊,细菌性的肯定会有其他症状,肺部感染也会有其他表现,何必给孩子增加不必要的风险呢?”

我又问:“那有任何办法让她舒服点吗?”

医生说:“多喝水吧,可以喝冰水,自己好了就舒服了。”

呃......

要不是我姥姥姥爷都是医生,从小受到一些熏陶,也认同不要过度医疗的理念,我恐怕要投诉这个“庸医”啊!

但我也知道,这不是某位医生的医术问题,根本就是英国医生对待疾病的理念问题。

尤其孩子发烧这个事儿,基本就是每个华人妈妈被“毁三观”的第一步。

我们小时候发烧,大人恨不得给我们裹成粽子,喝热水热汤发汗。而英国医生完全相反,让孩子脱光光、吃冰淇淋、喝冰水......

好朋友家孩子高热惊厥送去急诊,我问她医生怎么处理的,果然也是没少了脱光光大法,国内的老人看了简直要晕倒!

我们在英国那么多年,英国医生的套路就是这样,肌注能好的病肯定不输液,吃药能好的病肯定不打针,能自愈的病都等着自愈......

2

关于治疗方式的分歧尚可以算作殊途同归,因为最后孩子也的确自己好了。但英国医生对待“传染病”的态度就真的让我“大跌眼镜”了!

还是糖糖上幼儿园的第一年,突然有一天她不肯吃东西,喊嗓子疼。

我一开始以为是扁桃体发炎,打着手电一照,呀,上颚和舌头上都有不少米粒般大小的疱疹。

那段时间正是手足口病的高发期,朋友圈里几个妈妈都发过消息说孩子中招了。

我赶紧仔细检查了糖糖的手和脚,哎呀,不仔细看不容易发现,她的手脚指头上也有一些红色的小点点!

我赶紧带糖糖去看医生,症状明显,分分钟就确诊了,就是手足口。

我问医生:“孩子不能去幼儿园了吧?得在家隔离几天?”

医生说:“可以去啊,孩子精神挺好的啊。除非她自己非常不舒服,要不完全可以照常上幼儿园。”

“啊???”

我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这是传染病啊!传染给别的小朋友怎么办?”

英国的家庭医生通常是比较固定的人,一般一家几口都会注册在同一个医生名下,这样医患彼此都熟悉,对病史都了解。

我们这位女医生,也是我跟大鹿的医生,给我们看了好多年病了,现在又是孩子们的医生,已经是老熟人了,所以说话也就少了很多顾虑。

她笑着拍拍我的肩,对我说:“你一直都是很冷静的人,为什么当了妈妈以后这么紧张?”

她又说:“送孩子去幼儿园的目的之一,不就是让他们生病吗?”

“啊???”

这话如果不是从一位我们认识已久的医学博士口中说出,我真要以为遇上邪教了!

咱们当家长的,哪怕在职场叱咤风云,一遇到孩子生病都是秒怂。每次我跟国内有孩子的同学们聊天,大家最担心的,都是孩子在幼儿园生病。

英国医生却说,送孩子去幼儿园的目的之一,就是让他们生病???

3

医生可能看我惊讶得半天合不拢嘴,给我倒了一杯水,耐心地跟我解释:

“你看啊,手足口呢,是个自限性疾病,就是说不用任何药它自己7天左右都会好。而且它有2-10天的潜伏期,潜伏期也有传染性,幼儿园的小朋友们天天呆在一起,要传染早已经传染了。糖糖的病很可能就是被别的小朋友传染的,你现在隔离也没有用。”

她怕我不信,马上在电脑上搜出英国国家卫生部门对学校幼儿园关于手足口的隔离指导意见,果真明明白白地写着:无需隔离,如有多名学生感染需上报。

医生又给我翻出英国国民健康系统NHS的指南,一样写着:无需从学校请假,鼓励孩子注意卫生。

她又继续解释:“感冒也是传染性很强的疾病,也是自限性疾病,因为我们遇到太多了,所以大家不会害怕。

手足口、水痘,还有很多孩子常见的病*性疾病都是自限性疾病,都有一定的重症率,但是绝大多数人都会自愈。

战胜它们靠的就是我们人类聪明的免疫系统。虽然很多病我们有疫苗,有药物,但让免疫系统更健康更强大依然非常重要。

孩子小的时候,免疫系统发育不成熟,所以比大人更爱生病。尤其是刚上幼儿园的孩子,从单纯的家庭环境去到群体环境,有机会接触到更多病*,自然更容易生病。

但适度生病恰好就是锻炼孩子免疫系统的最佳办法。

很多病小朋友得起来症状很轻,大人得了反而凶险。如果幼时没有接触到足够病*让免疫系统得到锻炼,反而影响到长远的健康。”

我边听她说,边想起小时候经常听当医生的姥爷劝说年轻父母:“别一找医生看病就要求打针吃药,吃多药的孩子免疫系统发育不好,体质一直弱。我不开药是为你们好!”

医生见我神情逐渐放松,似乎被她说服,语气也变得轻松起来:

“你们这样的年轻妈妈啊,最容易孩子一有点小病小痛就紧张。家里也收拾得干干净净,有的家里,还有事没事消消*,生怕孩子接触到一点细菌和病*。

你自己说,都这样做的话,孩子上哪儿生病去?不就是得送去幼儿园生病吗?”

哈哈哈哈,我也笑起来。

我想起咱们中国人的老话,“不干不净,吃了没病。”“若要小儿安,常带三分饥与寒。”其实暗含的都是同样的逻辑和智慧。

后来我给幼儿园打电话汇报糖糖感染了手足口的事,老师也是很轻松的态度:“只要她精神好,就照常来上幼儿园。”

我问:“送生病的孩子去上学,别的家长不会投诉吗?”

园长很笃定地说:“我们都是按卫生部的要求做的,家长为什么会投诉?放心来吧,还有好几个孩子都感染了,刚好一起玩儿。”

4

有了糖糖的前车之鉴,再养端端的时候我也淡定多了。

发烧感冒这种事,医院送,别平白无故增加交叉感染的几率了。

说起来也有意思,端端小时候,因为姐姐经常从幼儿园带病*回家,可能早就锻炼过了,反而上了幼儿园以后没有糖糖当年爱生病,即使生病也好得很快,几乎没请过病假。

糖糖也是第一年病得多,后来就明显病得少了,上小学几年也几乎没请过病假。

我想起医生当年跟我说的:“我跟你保证,孩子在幼儿园多生生病,上小学就不爱生病了!”

诚不欺我!

仔细观察一下,英国的小朋友们,的确体质普遍不错。

爱运动、不怕脏、不怕冷,每次看糖糖他们上体育课的照片,大冷天也穿着短衣短裤,一个个壮得跟小牛犊似的。

不过我还是要强调一下,我绝对不是说英国的做法就比咱们国内先进啊!

国情不同,社会环境不同,很多事情都没法直接比较。

说实话,我在英国十多年了,虽然已经习惯了他们这种套路,理智上也承认有一定道理,但时不时还是挺难以接受的。

就说现在新冠疫情闹成这样,原因是很多,但难道跟他们这种“顺其自然”的理念没有一点关系吗?

人群的个体差异巨大,没有哪种方法是适合所有人的。过度治疗和过度不治疗都不是好事!

咱们做家长的,都是最了解自己孩子的人,我觉得我们掌握一定的医学常识,在宝宝生病的时候保持理性思考非常重要!

客观看待疾病,既要沉着冷静,也不能讳疾忌医。

我们是在这个环境没得选啦,云闺蜜们,如果让你们送孩子去幼儿园“生病”,你们能接受吗?

欢迎大家在留言中分享自己的看法。

喜欢糖糖妈的文章,别忘了多多点赞、在看、转发,我们才能一直不失联哦!

END

糖糖妈历史精选

花式读绘本

免费app

课堂纪实

自然拼读

天价幼儿园

家长会

校长约谈

夸娃攻略

性教育

英国学制

疫情下的学校

三大特点

慈善观

魔改中国风

留学往事

给孩子讲疫苗

尴尬英文名

春节有感

感染新冠

生娃体验

仪式感

技工身份

孩子中国心

冬天穿短裤

老外一根筋

手术经历

男孩教育

吼娃攻略

当妈PUA

直男队友

儿童护牙

分房睡

孩子近视

社交危机

吐槽两娃

儿女双标

攀比心

英皇考级

学琴的坑

中文教育

助推法

催婚催育

老师歧视孩子

恶性事件

普通人论

美国大选

全职太太

口罩争议

大学生自杀

好老板

队友购物

北京往事

flag翻车

大院童年

总结

裁缝梦

中年婚姻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英国医生跟我说ldquo送孩子去幼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