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子常见的发烧咳嗽,如果中医处理,我们要分外感还是内伤。
外感的意思是,身体之外的因素对身体产生了影响而生病,比如最常见的天气降温没有及时穿衣;或者玩耍得太嗨出汗多没来得及擦干;或者晚上打被子;或者光脚板在地砖上待久了;或者是病人之间的感冒互相传染等导致的疾病,其他的还有气候或者环境的湿啊、燥啊引起疾病。
内伤的意思就是由于身体自身内部出现问题导致的疾病,比如情绪的影响、饮食的影响、过度劳累等。那么如何让孩子不发烧呢?
首先我们应该了解一下发烧的几个阶段和典型症状。
1.第一阶段-外寒侵体
典型症状:
+流清鼻涕、吐清水样痰流清鼻涕说明寒邪开始侵袭体表,但没有深入体内。当孩子出现像水状清鼻涕时,说明这个阶段外邪入侵体表比较浅,是最初阶段。+打喷嚏
孩子受寒后打几个喷嚏,说明寒邪开始侵犯体表了。
+手脚冰凉
一旦孩子本来温暖的手脚变得冰凉,就说明受寒了。
家长要特别留心,孩子刚感冒的阶段有长有短,一般冬天会长一些,可能连续数天;夏天则会短一些,短的时候一两个小时就过去了。父母一定要抓住这个阶段把寒邪祛除,这样孩子的感冒很快就会好。食疗法:
+苏叶茶
配方:5岁左右的孩子用3克紫苏叶,大人用6克。
用法:紫苏叶加入2茶杯开大水煮。煮开后改成小火,等煮开3分钟后,就可以闭火了,焖七八分钟即可饮用。
特别叮嘱:服用紫苏叶之前,让孩子先吃点儿东西。空腹服用的话,元气不足,无法发出汗。喝完紫苏叶水没多久,孩子就会感觉身上热了,微微出汗之后,就停止服用,然后感冒症状就开始消失了。这是因为紫苏叶刺激了气血,使得它们运行正常,产生了足够的抵抗力,把外邪控制住了。
外用法
+泡脚暖身法
配方:紫苏叶3克、荆芥3克(5-10岁孩子的用量)。用法:把药材放到锅里,倒入4杯水,熬开锅。3分钟后闭火,焖七八分钟,将药汁兑入温水,给孩子泡脚。泡一会儿,孩子的身体微微出汗就可以停止了。特别叮嘱:不能让孩子在饿着肚子的情况下泡脚,那样出汗会损伤正气,最好是在喝了温热的粥之后再泡脚,这样出汗的速度更快,泡到微微出汗即可。如果小朋友没有泡脚的习惯,还可以把紫苏叶兑入洗澡水里边,给孩子洗澡,也可以用紫苏叶洗头。中医认为“头为诸阳之汇”,如果头暖了,那么身体就会很容易暖和起来。2.第二阶段-外寒里热
典型症状:
+流清鼻涕、吐*痰外寒症状和里热症状并存,孩子流的是清鼻涕,但咳嗽出来的痰呈*色,或者鼻涕和痰是*白相间的。这说明孩子体内的寒热是错杂的,一般情况下是外寒里热。家长要特别留心,因为感冒的第一个阶段症状不明显,大家一般不会重视,所以我们通常见到的感冒,大多已经到了“外寒里热”的第二个阶段。食疗法
+生姜葱白红糖汤
适应症:孩子寒湿重。用法:取2块拇指粗的生姜,斜着切3片,然后切葱白半段,一起放到锅里,放入1羹匙红糖,再加入2杯水,大火熬开锅。后小火熬3分钟,闭火焖10分钟即可。特别叮嘱:这个汤饮用后,会微微出汗,气血一通畅,寒邪就被祛除了外用法:
+熏鼻法
配方:紫苏叶6克、白芷6克、荆芥6克、葱白1段。用法:熬水,水开两三分钟后,药香大出即可。把药水倒入碗中,让孩子将鼻子贴近碗上方,可以用毛巾将头部和碗部盖住,熏蒸到微微出汗时,即可停止。特别叮嘱:此为5岁以上孩子的用量,5岁以下的孩子酌情减量。剩下的药汁,可以兑入温水泡脚,使身体变暖,寒邪排出体外。3.第三阶段-表里俱热
典型症状:
+高烧发热孩子怕冷的情况减轻,开始高烧发热,喜喝些清凉的水。+剧烈咳嗽、吐*痰、甚至是绿痰这个阶段咳嗽非常剧烈,由于是从呼吸道深处发出的,所以声音很深。痰会变*色,甚至是绿色,咳出来的是浓浓的一块,咳嗽时伴有胸部疼痛。特别叮嘱:此阶段家长一定不要自行处理,医院向医生求助。
4.第四阶段-病情反复
典型症状:
+鼻音很重虽然孩子不发烧了,也没有什么明显的感冒症状,可就是说起话来鼻音很重,瓮声瓮气的。+流清鼻涕+打喷嚏家长特别注意外邪从体内被清除了出去,但它们会卷土重来,回到体表,重返外寒阶段。这个阶段孩子的感冒并没有好,如果不加以处理,感冒很容易再次发作,这也是很多孩子反复感冒的原因。希望家长们不要掉以轻心。食疗法:
+怀山药水配方:怀山药15克、炒鸡内金3克。用法:熬水,每天喝2小杯,连用3天即可。特别叮嘱:孩子经常感冒大多是因为身体里的正气出了问题,总是依靠药物来治疗感冒,一定程度上压抑了孩子自身抵御疾病的潜能,以致疾病一来,身体就无法进行正常的防御。增强孩子的脾胃功能,就是提升了孩子有效防御疾病的能力。外用法:
+熏鼻法配方:防风、荆芥、白芷、辛夷、紫苏叶各3克。其中,白芷和辛夷需要请药店员工捣碎。用法:这个方子可以买3-5服,将药材放到锅内,加入两杯水,盖上锅盖,开锅3分钟闭火,将药汤倒入碗中,让孩子将头搁在离碗的上方半尺远的位置,闻这个药的蒸汽,熏蒸10分钟即可。每天煎1服。期间,药汁冷了可以再放到炉子上加热。特别叮嘱:不要距离水面太近,以免烫伤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