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水平的提高年味缺越来越淡
对于孩子来说新年还是不同的
想让孩子们留下关于新年的美好回忆
与其费尽心思地考虑吃什么穿什么
倒不如营造一份小小的仪式
为这一天赋予特殊的意义
全家一起大扫除
大扫除不仅是为了清洗器具、拆洗被褥、掸拂尘垢,更重要的是教会孩子整理和收纳,让孩子从小具备“断舍离”的意识。
只有这样,他们才会明白:
很多时候,真正的幸福,不在于拥有了多少的物质,而在于拥有了多少的快乐。
带孩子一起置办年货
现如今,买年货不再需要排长队,只要在手机上轻轻一点就够了。
可这样快捷、简便的方式,却把置办年货渐渐变成了一个匆忙、敷衍执行的任务。
今年,不妨让我们在网络购物的同时,也带着孩子一起去超市、集市上走走,为春节的来临做个预热。
年味儿,不一定要有富足的年货。
跟孩子一起采买、置办年货的过程,往往更能让孩子真真切切地感受到新年的到来。
很多时候,只要改变一点点,乏味的生活也会变得有声有色。
邀请孩子一起做年夜饭
过年,不是大人孩子们坐在酒店里,面前摆着一道道精致的菜品,可寥寥几筷子,就谁也不愿意再动了。
真正值得期待的从来都不是食物本身,而是一家人一起忙碌的过程。
今年,让我们邀请孩子一起来准备年夜饭吧。
拿出我们珍藏已久的餐具,问问孩子食物应该如何摆盘,在柴米油盐的烟火气里,寻找家的温度和爱的踪迹。
拍一张全家福
记得BBC纪录片《中国新年》里,出现过这样一个片段:
一位定居英国的妈妈,每年春节都会带着一家人回北京过年。
出发前,她还会让孩子们画一幅全家福,留给自己的爸爸妈妈。
看着孩子们稚嫩的笔触,她的父母总是忍不住热泪盈眶。
这种家庭间的仪式感,往往具有强大的凝聚力。
哪怕相隔万里,哪怕岁月流逝,成员们依旧可以感受到家里源源不断散发出的爱意,并获得归属感。
其实,我们也可以每年春节在固定的时间、固定的地点拍一张全家福。
由全家福组成的相册,或许并不昂贵,但却是孩子最珍贵的回忆。
它背后所象征的归属感和联结感,让孩子知道:
以后,无论他们拥有怎样的境遇,家都会是他们的退路和后盾,家人之间的爱和亲密也永远都不会消失。
给孩子写一封信
亚特兰大日报社曾做过一项研究,结果发现:
在家里“收集故事和回忆”所带来的幸福感,远胜于物质的满足甚至学业事业上的成功。
尤其是家庭传统,它给所有家庭成员留下的回忆和带来的幸福感是源源不断的,不会因生活的变化而改变。
写信,就是一个“收集故事和记忆”的好办法。
这一方式不仅可以让我们把自己对生活的理解毫无保留地告诉孩子,还能拉近与孩子的距离、增进感情。
作家小麦芃芃说:“你给孩子什么样的仪式感,他就会从中获得怎样的价值观。”
新年的仪式感不仅是对这个节日的憧憬;更是孩子对家庭美好回忆的展现。
往期回顾
纳思活动|1月29日丁家庄校区明星学员颁奖典礼
*策解读|民*部:未成年人监护缺失谁来管?
防疫头条|返乡是否需要隔离?31个省区市最新返乡*策
《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试行)》年3月1日起实施
来源:综合整理于网络
添加小纳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