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感冒病论坛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统编教材诗词赏析l以昔衬今笔淡愁浓
TUhjnbcbe - 2021/3/13 6:16:00
以昔衬今笔淡愁浓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赏析

无锡市新城中学陆铮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辛弃疾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创作背景

这首词作于辛弃疾被弹劾去职、闲居上饶带湖时期,具体创作时间当在宋孝宗淳熙八年()至淳熙十四年()间。辛弃疾在带湖居住期间,常到博山游览。博山风景优美,他却无心赏玩。眼看国事日非,自己无能为力,一腔愁绪无法排遣,遂在博山道中一壁上题了这首词。

诗歌赏析

词的上阙,作者回忆少年时代自己不知愁苦,所以喜欢登上高楼,凭栏远眺。少年时代,风华正茂,涉世不深,乐观自信,对于人们常说的“愁”还缺乏真切的体验。首句“少年不识愁滋味”,乃是上阙的核心。辛弃疾生长在中原沦陷区。青少年时代的他,不仅亲历了人民的苦难,亲见了金人的凶残,同时也深受北方人民英勇抗金斗争精神的鼓舞。他不仅自己有抗金复国的胆识和才略,而且认为中原是可以收复的,金人侵略者也是可以被赶出去的。因此,他不知何为“愁”,为了效仿前代作家,抒发一点所谓“愁情”,他是“爱上层楼”,无愁找愁。

作者连用两个“爱上层楼”,这一叠句的运用,避开了一般的泛泛描述,而是有力地带起了下文。前一个“爱上层楼”,是因为作者年轻时根本不懂什么是忧愁,所以喜欢登楼赏玩。后一个“爱上层楼”,与下面“为赋新词强说愁”结成因果关系,是因为爱上高楼而触发诗兴,在当时“不识愁滋味”的情况下,也要勉强说些“愁闷”之类的话。这一叠句的运用,把两个不同的层次联系起来,将上阙“不知愁”的这一思想表达得十分完整。

词的下阙,表现自己随着年岁的增长,处世阅历渐深,对于这个“愁”字有了真切的体验。作者满腔热血投奔南宋,本想与南宋*权同心协力,共建恢复大业。谁知,南宋*权对他招之即来,挥之即去,他不仅报国无门,而且还落得被削职闲居的境地,“一腔忠愤,无处发泄”,其心中的愁闷痛楚可以想见。“而今识尽愁滋味”,这里的“尽”字,是极有概括力的,它包含着作者许多复杂的感受,从而完成了整篇词作在思想感情上的一大转折。

“欲说还休,欲说还休”,仍然采用叠句形式,在结构用法上也与上阙互为呼应。这两句“欲说还休”包含有两层不同的意思。前句紧承上句的“尽”字而来,人们在实际生活中,喜怒哀乐等各种情感往往相反相成,极度的高兴转而潜生悲凉,深沉的忧愁翻作自我调侃。作者过去无愁而硬要说愁,如今却愁到极点而无话可说。后一个“欲说还休”则是紧连下文。因为,作者胸中的忧愁不是个人的离愁别绪,而是忧国伤时之愁。而在当时投降派把持朝*的情况下,抒发这种忧愁是犯大忌的,因此作者在此不便直说,只得转而言天气,“天凉好个秋”。这句结尾表面形似轻脱,实则十分含蓄,充分表达了作者之“愁”的深沉博大。

艺术特色

这首词通篇言愁,上片描绘出少年涉世未深却故作深沉的情态,下片写出满腹愁苦却无处倾诉的抑郁,通过“少年”时与“而今”的对比,表达了作者受压抑、遭排挤、报国无门的痛苦之情。全词突出地渲染了一个“愁”字,以此作为贯串全篇的线索,构思精巧,感情真率而又委婉,言浅意深,令人回味无穷。

赏析人

陆铮,无锡市新城中学语文教师。始终坚持把温馨的话语送给孩子,把热情的鼓励送给孩子,把无私的关怀送给孩子,让孩子时刻感受到老师的爱。

顾问l无锡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树生博士

(无锡市诗词协会副会长)

策划l过同俭顾春雨

审稿l张宇飞

责编美工l邹克波

江苏省“十三五”规划课题“中华传统文化情怀中诗教区域性实践研究”

诗词赏析专题

(点击标题可阅读往期赏析)?????赏傲骨之梅,做绝世之人——二年级上册《梅花》赏析漂泊一生,仍是少年——三年级上册《早发白帝城》赏析芳春天晓,风雨伴花落——一年级下册《春晓》赏析十里桃花是潭水,千尺深情只汪伦——一年级下册《赠汪伦》赏读采百花酿蜜占无限风光——四年级下册《蜂》赏析自在是一种“静”界——二年级上册《小儿垂钓》赏析借奇丽想象,抒豪情壮志——二年级上册《望庐山瀑布》赏析林深山幽寻隐者,寓问于答意更长——一下《寻隐者不遇》赏读忆往昔,最美江南景——三年级下册《忆江南》赏析读片言而惊叹揽全诗而生情——二年级下册《夜宿山寺》赏析只道寻常最是清欢——三年级下册《大林寺桃花》赏析一曲悲歌何人解——六年级下册《采薇》(节选)赏析萋萋芳草送别愁——二年级下册《赋得古原草送别》(节选)赏析波上暖烟翠,诗画皆有情——三年级下册《惠崇春江晚景》赏析惜时奋进不负韶华——六年级下册《长歌行》赏析人生何处不相逢——四年级上册《别董大》赏析一池莲叶一池情——二年级下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赏析锦城春夜雨,谦谦润诗心——六年级下册《春夜喜雨》赏析更尽一杯酒,阳关千古情——六年级下册《送元二使安西》赏析行到云深不知处坐看红叶纷飞情——三年级上册《山行》赏析春树荫深,诗画相融——二年级下册《绝句》赏析“蝉”意深远——五年级上册《蝉》赏析一树梅花一段香——四年级下册《卜算子·咏梅》赏析童心赏白鹅入眼皆是画——一年级上册《咏鹅》赏析人花一色,若有若无——三年级上册《采莲曲》赏析此夜塞上听风雪怎能不起故园情——五年级上册《长相思》赏析生命的“新绿”——六年级下册《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赏析吾心似秋月,洞庭清皎洁——三年级上册《望洞庭》赏析一幅画·一首诗——一年级下册《画鸡》赏析孤独的另一种境界——四年级下册《独坐敬亭山》赏析赏江南美景,品悠然诗情——五年级上册《渔歌子》赏析非必丝与竹,山水有清音——四年级上册《鹿柴》赏析虽为女儿身,却含报国意。身处闺阁中,满纸英雄气——四年级上册《夏日绝句》赏析人间走遍胸无点尘——四年级下册《清平乐村居》赏析好景须记,勿叹流光——三年级上册《赠刘景文》赏析暗香浮动诗画中人与梅花一样清——四年级下册王冕《墨梅》赏析气吞宇宙,雄浑万千——七年级上册曹操《观沧海》赏析绵邈深情,恻恻动人——七年级上册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赏析人生宦海一扁舟,阅历风雨独自横——三下《滁州西涧》赏析情景交融,妙含无垠——七年级上册王湾《次北固山下》赏析

草满陂塘映红日,牧童悠哉乐无穷——五年级下册《村晚》赏析

刚断肠、惹得离情——三年级下册《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赏析

我给你一个久久地凝望着落日的人的悲哀——七年级上册《天净沙·秋思》赏析

慈母心不变,游子情更浓——五年级下册《游子吟》诗词赏析

叶落归根的期盼——六年级下册《泊船瓜洲》赏析

永远年轻,永远热泪盈眶——七年级上册《峨眉山月歌》赏析世人皆非孤独的——四年级上册《嫦娥》赏析我的的好友是京城顶流——七年级上册杜甫《江南逢李龟年》赏析人闲听花落,月出惊鸟鸣——五年级下册《鸟鸣涧》赏析百炼钢成绕指柔戍边只为故园香——《行*九日思长安故园》赏析催人自强的爽健之歌——六年级下册苏轼《浣溪沙》赏析笛音缥缈征人远思——七年级上册《夜上受降城闻笛》赏析独步寻花别有情致——四年级下册《江畔独步寻花》赏析秋心不再愁——七年级上册刘禹锡《秋词(其一)》赏析绘寥廓之景,抒报国之情——五年级下册王昌龄《从*行》赏析几回夜雨催人老——《夜雨寄北》赏析游园不值却有值,恰是一处春意来——《游园不值》赏析痴情化梦——《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赏读点点乡愁,切切思念——三年级上册《夜书所见》赏析少年意气脱束缚——《潼关》的野性气息山河万里无限好,收复失地心未老——五年级下册《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赏析女子气壮,胸中吐万丈长虹——八年级下册《木兰诗》赏析山水别有况味,离情别树一帜——六年级下册《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赏析绘影绘形遗貌取神——八年级下册《竹里馆》赏析笛声慢慢乡思悠悠——八年级下册《春夜洛城闻笛》赏析左手金戈铁马,右手故园小家——《逢入京使》赏读幸国家收复,喜重返家乡——五年级下册《闻官*收河南河北》赏析寻觅春归处,心志几人知——《清平乐·春归何处》赏析应是姹紫嫣红开遍——《晚春》赏读胸中自有万古,眼底更无一人——《登幽州台歌》赏读登泰山而小天下——《望岳》赏析绚烂三月诗意别离——五年级下册《*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登高言壮志——《登飞来峰》赏析物是人非最断肠——六年级上册贺知章《回乡偶书》赏析游意未尽,哲理先生——《游山西村》赏析离别不是天涯,落红更护春花——《己亥杂诗》赏析一曲秦淮乐,几多忧国情——《泊秦淮》赏析可悲可叹之君可怜可惜之臣——《贾生》赏析等一朵花开——《过故人庄》赏析理趣山中藏此间有真意——七年级下册《过松源晨炊漆公店》赏析听雨敲棋看灯花独享夏夜闲静时——七年级下册赵师秀《约客》赏析人生已多风雨失意更需放歌——八年级上册王绩《野望》赏析眼前有景道不得,徒留白云叹幽思——《*鹤楼》赏析壮阔却苍凉,温暖而感伤——《使至塞上》赏析咫尺应须论万里,山水之间尽诉情——《渡荆门送别》赏析云水生春意莺燕争春光——《钱塘湖春行》赏析折花寄相思所思在天涯——《庭中有奇树》赏析莫忘少时凌云志曾许人间第一流——《龟虽寿》赏析保持松柏的本性傲然于世——八上刘祯《赠从弟(其二)》赏析于荒凉落败中见诗人真情——八年级上册曹植《梁甫行》赏析以酒话诗,享真意之乐——八年级上册陶渊明《饮酒》其五赏析致君尧舜上,再使民风淳——《春望》赏析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雁门太守行》赏析时无英雄,使竖子成名——《赤壁》赏析南柯一梦,*归何处?——《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赏析独徘徊,流水歌声共不回——《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赏析绿水逶迤,我心悠悠——《采桑子·轻舟短棹西湖好》赏析帝王的俗世文学——李煜《相见欢》赏析才女实而不华的“野性”——《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赏析用“情感”感悟生命的真实——《关雎》(诗经)赏析秋风起,思慕穿透蒹葭水岸——《秦风·蒹葭》赏析夜幕中的怨歌——《邶风·式微》赏析超越千年的追思——《郑风·子衿》赏析知心可跨越时空——《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赏析徒有羡鱼情,退而难结网——《望洞庭湖赠张丞相》赏析仁者怀天下,每饭必思君——《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赏析两鬓苍苍卖炭翁千古民生悲凉色——《卖炭翁》赏析曲径清幽忘情尘俗归于天然——《题破山寺后禅院》赏析青山有情横白水着意绕——《送友人》赏析冷月孤鸿影,寒夜失意人——《卜算子·*州定慧院寓居作》赏析浩然天地,梅作精*——陆游《卜算子·咏梅》赏析长风万里送轻舟,歧路纷杂过眼眸——《行路难》(其一)赏析低吟亦高歌,且伤且自励——《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赏析在尘世中探求自由的生命——《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赏析戍鼓声声念国难,有弟分散怀家忧——《月夜忆舍弟》赏析悲人悲己,天涯同戚——《长沙过贾谊宅》赏析虽九死其犹未悔——《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赏析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商山早行》赏析“风为雨头”万古愁——《咸阳城东楼》赏析李商隐的“陈情令”——《无题》赏析树绕村庄的别样春光——《行香子树绕村庄》赏析END

涵蕴诗心传承文化

1
查看完整版本: 统编教材诗词赏析l以昔衬今笔淡愁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