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五脏所属
五脏秉于五行,凡禀五行之气而生者,皆以类相属,推其类,可尽天地之物,知所属,乃明形气所归,而病之原委,药之宜忌,从可识矣。
肝
旧说七叶,居左胁下,非也。西医云四叶,后靠脊,前连瞩膜,胆附于肝之短叶间,膈即附脊连肝,从肝中生出,前连胸膛。肝体半在膈上,半在下,实不偏居于左,谓肝居左者,不过应震木东方,位自当配在左耳。
《医林改错》言肝系,后着脊,前连胃,名为总提,上有胰子,总提内有行水管,为胃行水。西医言肝无所事,只以回血生出胆汁,入肠化物,二说言肝行水化食,不过《内经》肝主疏泄之义而已。至肝系之理,尚未详言。按:肝系上连心包络,故同称厥阴经,系着脊处则为肝俞穴,系循腔子,一片遮尽是为膈膜,肝系下行,前连腹中统膜,而后连肾系,为肝之根,通身之膜,内连外里,包肉生筋,皆从肝系而发。旧说言肝居左,西说言肝居右,然其系实居脊间正中,至诊脉分部左右,亦从其气化而分,非以形而分也。
在天为风
震異主气在天为风,人秉天之风气而生肝脏,以司周身之风,故凡风病,以肝为主。
在地为木
本天无形之风气,生有形之木,肝实秉风木之气所生,解得二字,便知肝之气化。
在体为筋
筋连于骨,盖骨属肾水,筋属肝木,乃水生木之义,以应天甲乙之象,究肝生筋之迹,实由肝,连及周身之膜,由膜而连及于筋也。西医剖视,见白膜包裹瘦肉,而两头即生筋也。然彼但言筋之体,未言筋之根,惟《内经》以筋属肝,是从肝脯而发出膜网,然后生筋,若不寻出筋之源头,则筋病不知治法。
在色为苍
微青微*,皮色老润,乃苍正色,其肝无病。若青胜*则肝寒,若*胜青则肝热。西人不讲五行,故不知气色相应之理。
在音为角
角为木音,和而长,知肝无病。西洋声学,言弦管甚详,然不能分出五音六律,则察理未精。
在声为呼
叫呼也,肝气太胜,和长之音,变为叫呼狂谵之类是也,宜抑其肝。
在变动为握
支节运动,皆筋所主,而手尤显然,故筋之变动,则发为握。寒则拘急,热则缩挛,风火闭结,则握拳透爪。摘换痪疚皆筋之变。
在窍为目
肝脉交颠人脑,由脑而通于目,故肝开窍于目。肝藏*,昼则*游于目而为视,夜寐则目闭,*复返于肝。西医剖割眼珠,极赞重叠细络之妙,受光照察之神。然试问醒开寐闭,黑子瞳子之所由生,则不知也。又使无神水,而欲其受外光能乎,惟心火肾水,交会于脑,合肝脉注目中,肝者心之母,肾之子,故并二脏之精,而开窍于目。西医之精,能将斜目修削使正,然不久仍斜,不知病源,剖割何益哉。
在味为酸
木之本味也,木得寒湿之气,则化而为酸,如菜人镡,淹则酸是矣;木得湿热之气,则变而为酸,如麸得糟曲则酸是矣。吐酸亦分寒热二证,寒酸吐清冷,热酸带腐臭。
其液为泪
目为肝窍,故泪为肝液。
其华在爪
爪是筋之余,肝主筋,故其华在爪。其臭为臊食草木各禽兽,皆有臊臭,秉木之气故也。五臭之辨精矣,西人不知。
其谷为麦
麦为芒谷,秉东方勾萌之木气,故麦芽能疏肝,仲景治除中病,以蒸饼试之,取木克土也。
其畜鸡
異为鸡,木畜也,故仲景用鸡矢治转筋,取其为肝去风也。《五常*论》以犬属肝木之畜,又是一义。
其虫毛
大而虎豹,小而毛载,皆风木之气所生,故肝病癫或作虎豹之状,又有病遍体生毛者。西医五种,有博物新篇图,画狮象小虫,毫芒毕具,然不知属风木之所生,则于医理物理,不能推到造化根源也。
其数八
河图三为木之生数,八为木之成数。五行之数,理极精微,非西人所得知也。数起于一者,初也,始也,混沌初开,惟水先有,故曰天一生水。然水气初生而未成也,必待火木金土之气皆生,水得兼借其气而后成,故历二三四五,至于六数,水乃成焉。火则继水而生,故地二生火,亦成于水之后,故天七成之。水火之气已具乃化生木,故天三生木,地八成之。四九金,五十土,其理一也。生于阳者,成则为阴,生于阴者,成则为阳,圣人于生成之次序,而以数纪之,又以其数之阴阳,而于物验之神矣。
其果李
仲景用李根皮、郁李仁,皆治肝也。一行之中,又各分五行,故果虽同是木实,而又各属五脏。
其菜韭
得春气最先,故属木。韭根止血,能行肝气故也。韭子治遗精,温敛肝气也。
心
形圆上阔下尖,周围夹膜,即包络也,其上有肺罩之,空悬胸中,其下有瞩膜遮截,嗝为脑,包络为瞌中,心为君主,西医云,有脑气筋贯之,有左右房,以生血回血。又按:心之脉络,从包络中发出,以达于周身,故包络为臣使之官。
西医言心内,分左右四房,皆有管窍,为生血回血之用。血受炭气则紫,回行至心右房。有一总管,接回血入心中,落右下房;又一总管,运血出而过肺,被肺气吹去紫色,遂变纯赤,还入心之左上房,落左下房;又有一总管,运血出行,遍于周身,回转于心。此即《内经》营卫交会于手太阴肺及心主血脉之说也。
在天为热
夏令南方离火主气,是为热也。
在体为脉
心生血,乃秉火气之化,故血色赤。脉者血之道路也,《脉经》云,脉为血府。西医云,心房动跳不休,周身之脉,皆应之而动。《医林改错》谓脉是气管,非也,观仲景复脉汤,全补心血,可知之矣。
在色为赤
火之色见于皮裹,如以缟裹朱,心血足也;若赤斑麻疹,皆是心火太甚。西洋化学言红色中多养气,又言养气能燃,即《内经》火之色赤之义。
在音为微
音和而美,其舌抵齿。
在声为笑
心志喜,故发声为笑。
在变动为忧
喜之变也,心火宣明则喜,心火郁闭则忧。西人但知忧喜笑怒,人有此当然之情,而所以成此情者,西人不知。
在窍为舌
心之脉管,从肺系以上于舌,而辨五味。
在味为苦
物经火煅,其味皆苦,然苦虽是火味,实则火之余气也,故凡味苦者均能泻火。
在志为喜
心火宣明,故喜。
其液为汗
汗乃膀胱化水之气,透出皮毛者也,故凡汗,均归太阳经。因小肠为心之府,与膀胱同是太阳经,同附着于连网之上,心火宣布,由小肠连网,并合膀胱,是为火交于水,乃能化气,外达而为汗,故仲景无汗用麻*,有汗用桂枝,二方均主桂枝以宣心阳也,此所以汗为心液。西洋医法不知汗之源也。
其荣为色
血足故也。
其臭为焦
凡物火灼,其气皆焦。
其数七
河图二为火之生数,七为火之成数。其谷黍色赤性温,故为心之谷。
其畜马
天之大火星为心,又名天驷,房驷之精,下则化为马,故马为火畜。《金圆真言》云,其畜羊,然以马为义长。
其虫羽
羽族应南方朱鸟之象。西洋格致,言鸟肉多缝隙,使养气充满,则轻灵善飞,养气能燃火,则知羽族秉火气多矣。
其果杏
夏之果,故属火,杏仁苦降,虽是肺药,实以火制金之义也。
其菜薤
气辛温,叶不沾水,秉火气所生者也,仲景用治胸痹,以其能宣心阳也。
脾
居中井,围曲向胃。西医云,傍胃处又有甜肉一条,生出甜汁,从连网人小肠上口,以化胃中之物,脾内有血管,下通于肝。余按:脾居油膜之上,与各脏相通,其血气往来之道路,全在油膜中也。中国医书,无甜肉之说,然甘味属脾,乃一定之理。西医另言甜肉,不知甜肉即脾之物也。又按仲景越婢汤,是发散肌肉;脾约丸,是滋润膏油;盖脾脏生内之膏油,从内膏油透出于外,是生肌肉,然则外肌内膏,皆脾之物也。西医言脾中之血,雍热气以熏化水谷,盖血即心火所生,堕生热以化谷者,火生土之义也。至于脾土制水之说,西医不知,言水入口,散出于胃,走连网中,不知连网上之膏,即脾之物,膏滑故水利。
《医林改错》言脾中有管,名玲珑管,水从胃透入此管,遂下走鸡冠油中也。余按:脾与胃相连处,有膜一条,其中有管,自然无疑,脾质凝血而成。西医言脾中有血管,回血聚于脾中者极多。余按:血是心火所生,火生土,故统血极多,食人则脾拥动热气以化之。西医又言有甜肉汁化谷,按甜肉即肤子也,生于油上。凡膏油皆脾所生之物,膏能化水,胰子能化油。脾称湿土,正指胰子与膏也,有此滑润,故肠中通利而物化。宋元后图脾居于右,西医图居于左,考《淮南子》,已有脾左肝右之说,但脾之应脉,实在右手,盖其功用实归于右也。
在天为湿
长夏之令,阴阳交会,是生湿气。
在地为土
湿气所化,于五行为土,凡物湿溃,皆化为土,而土中又常含湿气也。
在体为肉
此肉字兼肌言之,肌是肥肉,肉是瘦肉,人身肥肉包瘦肉,外之肥肉,又由腔内之池膜透达而生者也。脾生油膜之上,脾气足则油多而肥,膜上之油即脾之物也。在内为膏油,在外为肥肉,非两物也。油膜中有赤脉,属脾血分,脾之血足,则此赤脉由内达外,是生瘦肉。盖土是飞地之肉,脾亦应之而生肌肉。
在色为*
*为中央之土色,凡人面*明润为无病,发*为湿,病在脾也。
在音为宫
声大而和,其舌居中。
在声为歌
脾主思,思而得之,则发为歌,颠狂自歌,脾绝亦歌。
在变动为哕
脾气逆满,吐声不吐物也,与噫咙思同,非痰即血之所致。
在窍为口
口通五脏,然主于纳谷,先通于胃。而胃实脾之腑也,故口亦是脾之窍。凡百体皆有专属者,有兼属者。西医图口通脑通心肺,通胃而不通脾,不知胃乃脾之腑,不通脾,而反属脾窍,则其归属有真主宰矣。《内经》精确如此,真中外所不能及。
在味为甘
西医云,甜肉汁入肠化物,盖付者土之本味也,故凡甘味均能补脾,太甘则又甕脾气而为病。
在志为思
脾主运化,故其志在思,而思虑又转伤脾。
在液为涎
五液皆肾所主之水也,脾土不能制水,则水流湿而为涎,脾寒者其涎清冷,脾热者其涎稠粘。
其荣为唇
口为脾之窍,唇又为口之门户。故脾之气血冲和,则唇明润,脾热者唇枯,脾绝者唇缩。唇不与脾连,而脾荣却见于唇,西医之拘于形迹者,断不能知。
其臭香
甘味所发,其气为香。木香之类,所以人脾。
其数五
河图十为土之成数,五为土之生数,居五行之中,兹故独举中五以立言。
其谷稷
味甘入脾,即北地小米之大而*者。
其畜牛
*牛也,鸣中宫音,本草言牛乳益脾。忌酸味,因牛属土,酸属木,放不相宜,义可类推。
其虫倮
如蚯蚓是秉土之精,能化*以利水。
其果枣
味纯甘,土之果,补脾多用之。
其菜葵
即冬葵,秉土湿气所生,故滑润,土能制水,故冬葵子能利小便。
肺
西医言肺覆而盂,前两叶包心,在后有峡及肺根,此根即气管。肺脉连网等包裹肺衣而成,每肺外有衣,薄而通明,包肺四面。肺有缩力,每叶藏气管,气管之末为气泡,肺脉至气泡而散,即包气泡,功用主呼吸也。此说于肺衣气泡,颇能详明。宋元后不知肺之功用,全在衣与泡也。
旧云八叶,非也;西医云五叶,右三左二,披离下垂,后附脊骨,前连胸膛,肺中有管窍,通于国膜,而下达气海,肺质轻松,外有膜沫清润,以助呼吸。
在天为燥
在天为收敛肃杀秋燥之气,故经秋则草本焦枯,感燥
气也。
在地为金
燥气所生,于地之五行为庚辛金,人之肺脏,实秉燥金之气而生者也。
在体为皮毛
肺金乾象,其体如天,天包于地之外,皮毛包于人身之外,故皮毛属肺,肺多孔窍以行气,而皮毛尽是孔窍,所以宣肺气,使出于皮毛以卫外也。西医剥皮观,而知人何处皮厚,何处皮薄,然不知皮为肺之所司,言毛孔能传人之热外出,而不知是太阳卫外之阳也。
在色为白
金之本色,人面白而明润者,肺无病。白如枯骨者死,惨白者失血。以肺主气,但见肺之色,是气多而血少也。
在音为商
西方金音,口张声扬。
在声为哭
商声也,主秋令,发哀伤之声,故哭。
在变动为咳
肺主气,气逆而呛上,故咳。有痰火犯而咳者,有寒饮闭滞而咳者。
在窍为算
气管总统于肺,而上通于鼻,以主呼吸。
在味为辛
金之性烈,故味辛,细辛、薄荷之类是也。若大辛者,又秉金火速之性,主下行以温肝肾,桂、附是也。
在志为忧
肺主敛,忧则气敛。
在液为涕
涕出于鼻,故为肺之液,肺有寒,则涕自出,有火则无涕。
其荣为毛
肺主皮毛,故肺腴则皮毛荣也。
其臭为腥
鱼为水族,兼秉金气,故其臭皆腥。
其数九
河图四为金之生数,九为金之成数。
其谷稻
秋熟皮*米白,故属金。
其畜狗
《说文》云,叩气发声,故名狗。肺主气,狗能叩气,故属肺金之畜。
其虫介
铠甲之象,属金,龟甲、山甲均能破肝,以其秉金气,能攻制木也。
其果李
按:李既属肝,此当以梨配之,《五常*论》作桃。
其菜韭
韭色白,亦可属肺,然其得春气为多,总宜属肝。秉金气者,不止此药,古人以此属肺,亦只示人以端倪,非谓此外更无其物。又以见一物,不止一义耳。
肾
形如豆,又似猪腰子,肾中有油膜一条,贯于脊骨,是为肾系。此系下连网膜,又有气管,由肺而下,附脊循行,以下入肾系而透入网膜,达于丹田。两肾属水,中间肾系属火,即命门也。命门为三焦膜油发源之所,故命门相火布于二焦,焦即油膜也。旧说多误,西医析言之,而不能会通也。详考《内经》白见。
肾靠脊而生,有膏油遮掩,附肾有薄膜包裹,西医名为肾衣。此衣发于肾系。乃二焦之源也。肾系是白膜层叠结束而成,一条贯脊,系中内窍通脊髓,最深之窍也。其次为气管,外通于鼻,以吸大阳,下人丹田,为生气之根。又其次为潮窍,水入胃,散膜国中,以入肾系,合为溺窍透入下焦,乃及膀胱。西医但言气管溺管,而不知化精通髓,尤有一管,名日命门者,水中之阳,外通天气,为生命之根源也。《内经》末言溺过肾中,然谓三焦为水道,膀胱为水府,肾为三焦、膀胱之主,其司溺从可知。
在天为寒
北方冬令,阳气内敛,阴气交互,是为寒气。
在地为水
寒气所生,于卦为坎,于五行为水。
在体为骨
肾秉寒水之气,主蛰藏,受五脏之精而藏之,化髓生骨。小儿髓不足,故头骨木合;老人肾虚,故骨痿也。西医将人骨骼,照印入书,长断大小,圆锐曲折,尽其形矣。然不知是肾之所生。彼以骨中有髓,知为脑髓生骨,而不知并脑髓,皆肾所生也。余识西医潘某,中国人而为外国医士者也,其妻死,即用洋药化去尸肉,存枯骨,置之约房,以备考校,此于接骨检验询为有益,于内证毫尤补裨。存其骨,而不知骨所白生,迁可笑矣。
在色为黑
水之色也,黑而惨淡者,水泛土寝;黑如烟煤者,水枯肾竭,五行之理成功者退五色亦然,黑转青,则黑退,青转红,则青退。烂布造作洋纸,腐化全带黑色,若欲退其黑色,用品蓝入则黑退,然纸成后内存品蓝性,久则变出青色,必再加品红水,则肯色退尽,永不变蓝色矣,是可见五行退卸之埋。
在音为羽
其音低细。
在声为呻
呻,伸也,肾气在下,故声欲太息,而仲出之。
在变动为栗
战栗,寒貌,老入阳虚,往往寒战。
在窍为耳
陈修园谓肾脉不上头,肾与心交,假心、小肠之脉,人耳为听宫,其说迂曲,岂有肾白开窍,而无路上头之理。盖肾主脑髓,耳通于脑,路甚直捷,所以肾开窍于耳也。西入称耳深处之穴,曰耳鼓箱,有薄翳盖之,气搏则动,下有细骨如干,传其动于穴底,耳翳接细络,如琴瑟之有弦,稀密拉放,以外音传于脑,则耳亦琴也,巧妙之至。西人此说精矣,然不知耳是肾筠,不知司听者,足何物也,盖髓为精神所会,而窍通于耳,故能辨声音。声气二者,皆空虚无形,然声速于气,气已至,则可呼吸而入口,声已至,不能招收而得,西学言空气布满天地,凡声音者,是击动空气而成也,据此则耳之辨音,亦以耳窍内之气,为外空气击动,故声传入耳。肾者生气之源,而髓则肾精所化,则髓中之气尤至灵气也,故外空气传声,动之则应.又听有远近明暗之分,则又视乎髓中之气,有优劣也,西学尚未谈到此。
在味为咸
《洪范》曰:润下作咸,水之味也,约如从蓉等,皆入肾。
在志为恐
肾存志,为作强之官,肾虚不能作强,则为恐矣。
在液为唾
肾络上贯腦,入肺系,系舌本,舌下廉泉、玉英穴,出液之道也,肾液上泛则为唾。
其荣为发
发虽血之余,实则血从气而化,外达皮毛,上至颠顶而生发也。气乃肾水之生,阳由太阳经而达于外,以上于头,血在血室之中,得肾气之化,外达则为皮毛,上行则生头发,血室气海,是二是一,皮毛头发,并非二物,所以发名血余,而又为肾水之荣也,
凡乌须发之药皆补肾。
其臭为腐
凡物入水,无不腐化,故水之臭腐。其数六河图,一为水之生数,六为水之成数。
其谷豆
黑豆也,其性沉,其色黑,故属肾水。
其畜彘
冢也,色黑属亥,为水之畜。
其虫鳞
鱼龙,皆水中之阳物也,故鲤鱼汤利水,龙骨镇肾气,皆从其类之义。
其果粟
色黑,根不亡本,故属肾水。
其菜藿
古覆即豆苗叶。
天地之大,不外五行,人天地而生五脏。推之于物,各五行,因皆与人之五脏相属,能知五行变化之理,则于病药,自然会通,故节录《金匮真言》、《肋象论》等文,合为一章,以见大概。
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