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段时间,我国许多城市都开启了层层减码的进程。尤其是那些超一线城市,比如北京、上海、广州等,纷纷取消了24小时核算检测。
在这些大城市做出表率后,其它周边地区也慢慢开始跟风,就像一场大戏即将要落幕一样。很多人就开始感概,疫情时代是不是就要结束了?其实吧解封后咱们即将面对的“第一次冲击”,才是“全民抗疫”的开始。
一、各个地区的层层减码随着广州的一声解封,全国各大城市纷纷开始调整自己的防疫政策。比如上海宣布乘坐公交地铁不再需要持有核酸码。杭州和宁波共同发布,进入公共场所不再需要检查核酸码。
与此同时北京、石家庄、成都、重庆等地,纷纷开启了解封了进程。很多地方甚至连核酸检测亭都撤掉了,医院也开始陆续清零。在很多人看来这场三年抗疫之战已经濒临尾声。
为何当初大力推崇的防疫,如今却紧急调转了方向呢?其实关于各地的层层减码,主要是考虑到太多人“活不下去了”。这里说的活不下去,意思是找不到工作了。如果你是码农,或者IT技术员,可能会对防疫政策无感。毕竟你的工作是线上的,再怎么封控依旧影响不了你的工作进度。
但是如果你是一名货车司机、一个旅游公司的老板、一名餐饮店老板。在三年的严格封控之下,你还能做到心如止水吗?如今的“严加防控”这种操作,不是想不想的问题,而是能不能做到的问题。当你在这三年耗尽积蓄之后,自然就撑不住了。随着这样的人群越来越多,人民渴望放开的声音就会越来越大。
当然了虽然风向一直变来变去,但应该是封不住了。不过开放也是个持续性的问题,越到后面越麻烦,引出的问题也越多,不存在一次性解决的事。尤其是开放后即将面临的“第一次冲击”,很可能会给人们带来一次巨大的挑战。
二、“第一次冲击”可能造成的影响话不多说我们直接看数据。年疫情刚开始的时候,欧美各国由于没有执行严格的防疫政策,所以病亡人数直线上升。比如美国在年到年,因感染新冠死亡的人数就高达多万。这还是保守估计,因为还有一些中部地区的黑人聚集区没有进行统计。
在英国和法国也是一样,两国都有60到70万的人员死亡。这类死亡人群大多集中在70到90岁之间,其中有73%的人没有打新冠疫苗,所以才被病毒夺去了生命。
虽然年轻人的死亡率比较低,但第一次冲击给年轻人带来的伤害依旧很严重。比如法国的一位小哥在感染疫情后,除了发烧、头痛、咳嗽以外,偶尔还会失去味觉,在上楼梯的时候也会经常喘气不停,这就是病毒给年轻人造成的身体伤害。虽然后面这位小哥痊愈了,但在接下来几周时间里,依然会感到四肢无力、呼吸不畅的感觉。
从中也可以看出病毒依然对青壮年群体有一定的威胁,并不是像许多人说的那样,“新冠和感冒差不多”。从欧美各国的例子中,咱们可以窥得一丝经验,假如我们持续放开,势必会引来一波大的冲击。其中会有一批身体衰弱的老人事先扛不住,年轻人也会或多或少的遭受到病毒的侵害。
等感染人数到达峰值后,就会逐渐回落,就像一些欧美国家说的那样,“应感尽感”。剩下的人一般都是身上携带抗体的,病毒对他们也就没有什么影响了。不过在峰值没有降下来之前,我们还是不能掉以轻心。到时候肯定会出现大量的感染病例,这对医务工作者来说是一场巨大的挑战。
也就是说在抗疫前三年,我们一直受国家的保护,所以病毒没有机会侵犯我们。现在持续放开了,我们每个人都需要亲自面对病毒。到了那个时候,才是真正的“全民抗疫时代”。一旦完全开放后,能够保护我们的只有我们自己了。只有坚持挺过那几个月的波峰期,才能迎接真正的胜利,我们的生活才能回到正规。
三、面对“第一次冲击”,我们应该怎么做?那很多人可能会问了,在“第一次冲击”来临的时候,作为普通人的我们应该怎样做呢?首先要保护好的就是老人和小孩,毕竟他们是人群中最脆弱的群体。老人争取都打好三针疫苗,平时少出门。
至于我们年轻人,平时要多注意锻炼身体提高免疫力。出门的时候要保持戴口罩的习惯,平时少聚集、勤洗手,让病毒不会轻易沾染到自己。同时也要打满三针疫苗,毕竟在新冠特效药还没批量化生产之前,这是目前唯一可能对抗新冠病毒的手段了。
除此之外在家里常备一些清热解毒药品,其他感冒药也可以多买一点儿,防护手段全部做到位。只有这样才能给自己和家人营造一个安全健康的保护圈。当第一次冲击到来的时候,我们也就能从容应对了。
结尾总的来说各个地方正在逐步放开防疫政策,这也预示着“第一次冲击”的到来是不可避免的。至于我们普通人,在“冲击”来临之前,要做好自身的防护措施,尽量不给国家和社会添麻烦。当挺过这几个月之后,我们才能迎来胜利的曙光。
对于完全放开这件事,你还有别的看法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