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年,太原市民日常生活工作出行,发现穿梭大街小巷的公交车,全部更新为蓝白相间的纯电动公交车,陪伴8年的天然气公交车到了报废期,已经悄然和百姓挥手告别。新车上路本来应该带来更好的体验感,但不少乘客反映坐进车厢里更冷了,尤其在早上犹如冰窖。我的同事清晨出门坐公交上班,还得戴棉帽绑护腿,加上疫情防控期间不许关窗,一路呼啸灌冷风,吹得手脚打哆嗦,没几天就冻感冒了。
以往行驶在路上的天然气公交车,使用内燃机动力系统,每到数九寒天的时候,可以利用发动机产生的余热,将暖风吹入公交车厢提高温度,让乘客手脚感觉很暖和。然而,纯电动公交车采用电机动力系统,在运转过程中并不产生余热,需要额外耗电才能输出热能,这样一来,会减少纯电动公交车的行驶里程。
太原市内公交车执行的票价,目前在全国处于最低水平,成人投币1元刷卡5角,如果冬天开通耗电加热模式,会增加直接运营成本,造成亏空需要更多补贴。但近几年持续采购纯电动公交车、正在修建地铁1号线、燃气供热供水地下管网更新,加上太忻经济区建设大盂产业新城,城市更新和大规模基础设施投资向北部倾斜,而疫情影响产业、房地产滞销、实体经济低迷、流动人口减少,影响着太原作为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城市经济总量,过紧日子提上日程,给公交可分得的羹更是有限,所以需要加强内控降低运营成本。
按照疫情防控要求,公交车厢作为密闭的公众场合,要时刻保持开窗自然通风,即便公交车启动电加热,热能也难以留在车厢内。另外,还有一个制约因素,太原市区公交车场数量少,许多公交车在起止点没有充电桩,必须行驶到异地到其他车场排队充电,不能随时充电让司机师傅倍加珍惜电能,如果公交车开热暖风耗电,会缩短行驶里程跑不下一天的路程,影响正点行驶耽误市民出行,那样麻烦就更大了。
此外,公交部门控制车辆耗能指标测算,司机师傅节能多了还能得到奖励。诸多因素叠加,导致纯电动公交车厢开窗没热气不暖和。毕竟,花5角坐公交车,在不提高票价前提下,要求耗电开暖风不实际。在众多外省市公交车上,开空调都是要提高票价的,但一提高票价又会增加乘客的负担。乘客上车多穿几件衣服,戴帽子手套,是当下可行的解决办法,希望大家体谅公交司机师傅充电的难处。